•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出彩新時代|陳美芳:列車上的“美芳姐姐”

2018-08-28 09:39: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陳美芳是杭州客運段甬廣車隊的業務員,曾做過10年列車長的她,把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辦成了大事,把普速列車變成了惠民列車。多年來,她把乘客遇到的不便和小事記在小本上,解決這些“小事”,就是她心中“比什麼都重要”的大事。乘客説:“這車慢,但慢有慢的人情味,慢有慢的風景。”

  以下是來自陳美芳的自述。

  “成為列車員的夢想就在我心裏紮根”

  1992年,我跟隨父母離開家鄉,來到江西鷹潭生活。每逢春節,我們都要在春運的擁擠中趕火車回鄉,當時還沒有動車組,我們只能坐綠皮車。

  有一年臘月二十八,父親帶著哥哥和我趕火車。年前的火車站,早已擠滿黑壓壓的返鄉人,父親擔心我們擠不上車,就對我們説:“等會兒你們往車上跑,別管我。”

  那時我年紀小,既對擁擠的人群發憷,又不得不使出吃奶的勁往車上擠。結果,剛進車廂,火車就開了,人太多,我只有一條腿能著地,更不知道爸爸有沒有上車,擔心得直哭。

  過了一會兒,我才聽到父親急促的呼喚聲。等到他擠到我們兄妹這兒,我才發現父親的白襯衣已汗濕。我對父親説:“我長大要是當列車員,一定讓孩子們得到更好的照顧。”

  從那時起,成為列車員的夢想就在我心裏紮根。

  18歲那年,聽説上海鐵路局杭州鐵路分局招工,我立刻去應聘,終於成為杭州客運段甬廣車隊的列車員。

  作為新人,我的動作不快,總拖班組後腿。晚上我還要負責守車,幾乎一夜不能合眼。交完班後,疲憊不堪的我拖著箱子回到出租房,大哭起來。母親開導我:要麼好好做下去,要麼卷鋪蓋回家。

  我不想當逃兵!我在心裏暗下決心。

  休息的時候,我把自己關在房間裏練習疊被子、疊毛巾。為了練習車廂開關門,連手上磨出血泡也沒注意。我想,別人能學會的東西,我一遍學不會,就兩遍、三遍反覆學。

  一個月後,車隊對我們新進職工進行考核。抽查提問時,隊長問我車輛緊急制動閥怎麼使用,我一氣呵成回答了出來。隊長又問了我幾個細節,我也回答得絲毫不差。隊長説“這個小姑娘很用心,知識都掌握了!”後來崗位練兵,鋪床單疊被子,比誰效率最高,我雖然個子小,但是手腳利索,整整一車廂的66條被子,我在半小時之內就完工了!終於,我成了這支隊伍裏合格的一員,雖然那時我只是個臨時工,但還是被選中作為新員工代表上臺發言。我告訴自己,只要用心,沒有做不好的!

  守護旅客,是一種緣分,更是一種責任”

  2017年春節前的一天,我所在的列車突然傳出一陣哭聲。原來,一名四歲的小男孩貪玩,誤將速食麵調料撒進眼睛裏,難受地“哇哇”大哭。我按照慣例,先廣播緊急尋醫。可2分鐘過去,醫生還是沒有出現。我也是有孩子的人,看著孩子的眼睛越來越紅,非常心疼。

  我想到微信裏有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五官科曾黎主任的聯繫方式,就趕緊用視頻通話聯繫他。説明情況後,曾黎主任迅速地給出處理建議:“眼睛不能揉,立刻用礦泉水沖洗,滴上眼藥水。觀察一小時,若沒有紅腫就到目的地處理,如果有紅腫就就近下車處理。”曾主任的指導給了我定心丸,也讓孩子的爸爸媽媽放了心。他爸爸媽媽説:“雖然普速列車沒有高鐵的速度,但是服務蠻超前的!”有很多乘客都圍過來説,“有時候我們到醫院都挂不上號,沒想到在列車上還能有專家給看。”

  其實,火車上類似的緊急情況很多,我就琢磨,我朋友圈裏有不少勞模醫生朋友,能不能把他們匯聚起來,為突發疾病的旅客提供線上幫助?

  説幹就幹,我們與浙江大學下屬醫院取得聯繫,邀請呼吸科、兒科等科室的11名醫生加入“勞模智囊團”,旅途中一旦遇到突發疾病,我們就可以通過電話視頻,向他們緊急求助。

  當年的春運中,“勞模智囊團”就大顯身手。

  “車長,快,15車有人流産了!”這是當年春運最危急的一回。經詢問得知,這名旅客已經懷孕七周,上廁所時出現意外,一直不停流血。

  情況危急,我們趕緊向上級部門求助,但剛好這個地方地處偏僻,前方沒有具備急救能力的停車點。我想到了勞模智囊團,立刻打開手機求助。婦産科醫生周主任立刻在視頻裏現場指導。我們跟旅客反覆解釋安撫,“這是我們浙江頂尖醫院的專家在幫你治療!一定要有信心!”這位旅客從極度緊張的狀態中慢慢放鬆了下來。

  周主任詳細詢問了她的狀況,初步診斷為小産。周主任指導病人保暖、平穩情緒、平躺、喝溫水,我們積極配合,按照步驟一步步做好,經過這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終於化險為夷!

  乘客稱讚我們在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及時對接救治,給我們豎起了大拇指。那位旅客最後淚眼婆娑地説:“説句感謝都嫌太輕了,有你們真好。”

  春運中急救事件發生了10次,勞模智囊團次次救急,就像乘客的保護神。

  “勁霸電池”永續動力的秘訣:以心換心

  同事們常把我比作“勁霸電池”,説我一到車上就神采奕奕、根本停不下來。在我心裏,我們的普速列車是惠民列車,雖然速度、設施、設備都跟高鐵沒法比,但我們的服務卻是可比的,所以我就盡可能地讓服務水準提高再提高,這也是一個以心換心的過程。

  以心換心,就要下功夫了解旅客的不便,並下力氣解決。

  我有一個習慣,就是上車就隨身帶個小本子,了解到旅客有什麼反映強烈的需求,就記下來並攻關解決。異味大是列車廁所面對的大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團隊花了很多心思。我們探索出“廁所清理六步法”,無論是便池、便器腳踏處、塑膠地面凹凸面,還是窗框、窗檔、燈罩、鏡面,不留任何死角,從下到上一步步進行清潔,做到無塵、無垢、乾淨整潔,讓列車廁所像家裏的廁所一樣乾淨。我們還將噴霧器裝上香水,及時噴灑,讓廁所香氣怡人。不少旅客問我:“你們的廁所怎麼香噴噴的?”我跟同事們相視一笑!

  以心換心,我們要在旅客的問題産生之前,就想出辦法應對。

  列車上,孩子因到處亂跑引發的安全問題,一直是我們擔心的焦點。暑假期間,為了讓孩子們享受安全的旅途,我和組員們想了很多辦法。

  一開始,我們設計了寫有“安全乘車注意事項”的名片,孩子們很快就把它們丟了。後來我們將安全事項做成書籤,分發給孩子和家長,即做了安全宣傳,又能做紀念品,一年下來,效果很好。

  為了讓更多孩子獲得列車安全知識,2017年六一兒童節前夕,我們在杭州明珠實驗小學成功開展了“跟著安安坐火車”列車安全知識宣傳活動,用小猴子“安安”作為形象大使,教導孩子們安全出行。

  如今,這項活動已經在9所學校展開,超過4000名孩子受益。我們還計劃用5年時間走遍杭州所有民工子弟學校。

  我們這個行業,最講究的就是團隊精神起初,很多列車員一聽説要分到我的勞模團隊,都很怕。不過,來了的人都沒離開,大家互幫互助、傳承發展,擰成了一股繩,團結一致提升業務水準。

  如今,我們團隊各方面都在全段名列前茅。“上車見面一杯水、餐後服務補上水、平時服務常送水、晝夜暖瓶不斷水。”我們獨創的“四水服務法”以及“嘴巴甜一點、微笑多一點、腿腳勤一點”等“12個一點”工作法得到不少乘客的讚賞。2010年,甬廣車隊以我的名字命名成立了“美芳親情服務團隊”,我的服務法得以在全隊推廣。之後,我和隊員從旅客需求出發,開創了列車長服務熱線、“愛心服務箱”等多項特色服務。

  “把大家當家人,以心換心,讓大家心連心。”這是我一直秉持的原則。近幾年,我們班組先後有17人走上列車長崗位,“美芳親情服務團隊”也被評為全國鐵路“優質服務品牌”。我很欣慰,因為列車上的“勁霸電池”真正有了永續動力。

  時至今日,我成為鐵路人已有21年了。從綠皮車到復興號,我親眼見證著中國鐵路的成長變化,個人的成長和鐵路事業的發展得以同頻共振,每每想到這,就充滿了感恩和自豪。現在我每次回家,常會特地穿著制服,好讓父母看到我的鐵路徽章和著裝,這是一份深藏心底的榮耀。

  人民鐵路為人民,我相信,全心全意的服務精神會凝聚起一群向上的人,以勞動和奮鬥為內核的勞模精神永不過時!

  【記者手記】

  “進入新時代,勞模精神更需要傳承和接力。”陳美芳是十九大代表中的勞模代表,回想起習近平總書記給勞模本科班學員回信提到的“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依舊激動不已。在她看來,勞模精神就是做人的道理。不論在什麼行業,負責任,有擔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而一件件小事,只要關乎旅客,就是大事,把小事幹好,是勞動者的本分。

  從小事到大事,從一個人到一個團隊,陳美芳將勞模精神不斷傳遞,捂熱旅途中的每顆心。(中國青年網記者 楊月 張潼 實習記者 胡雲茹)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