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鄂中起義領導人——蕭人鵠

2018-08-09 13:30: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原標題:鄂中起義領導人——蕭人鵠

  新華社武漢8月8日電(記者徐海波)距離湖北黃岡城區30多公里的陳策樓鎮張新灣村,烈日之下,綠蔭蔥蔥,巴河傍村而過緩緩流向長江。革命烈士、鄂中起義領導人蕭人鵠就誕生在這裡。

  記者近日來到張新灣村,在村幹部的帶領下,沿著彎彎曲曲的田埂小路,步行20分鐘,找到了蕭人鵠烈士的墓碑。張新灣村黨支部書記張仁華説,蕭人鵠烈士的英靈就默默無聞地安葬在這裡,就如他當年的革命誓言:寧願一生無名,也要“揮戈為社稷”。

  蕭人鵠1899年生於湖北黃岡,1917年考入中華大學附中,先後參加惲代英組織的“互助社”“利群書社”,並成為骨幹分子之一。惲代英稱讚他“雲鵠至誠,可以動人”。1921年秋,他回黃岡陳策樓聚星學校教書,參加陳潭秋等組織的馬克思學説研究會活動,不久加入中國共産黨。

  1924年,蕭人鵠來到黃埔軍校學習,次年到河南開封等地從事農民運動,任中共豫陜區委委員、滎陽縣農民協會主任和自衛團長。1926年,他又領導建立杞縣農民協會,組織農民武裝,後被選為河南省農民協會主席和黨團書記,領導了杞縣農民暴動,曾率領30名精壯人員到豫北汲縣劫獄,營救出被關押的100多名革命同志。1927年3月,他被選為中華全國農民協會臨時執行委員會委員。隨後,他領導豫東杞縣、睢縣、陳留武裝起義取得重大勝利,有力地配合了北伐戰爭。6月,他任葉挺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11軍24師獨立團參謀長,曾奉命回鄉招募新兵,首先動員自己的3個弟弟入伍。八七會議後,中共湖北省委根據秋收暴動的需要,將全省劃分為7個特區,蕭人鵠被派到洪湖地區任中共鄂中特委書記。同年9月,他參與領導沔陽戴家場農民暴動,任鄂中游擊隊隊長。12月,他參與指揮暴動隊攻克沔陽縣城,領導組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5軍,任軍長。

  1928年6月,蕭人鵠受中共中央派遣重返河南,擔任中共河南省軍委書記。11月,他在開封被國民黨當局逮捕。面對敵人的嚴刑逼供,他始終堅貞不屈,不暴露黨的秘密。曾擔任獄中地下黨支部書記,常以京劇戲文“滿天風雨滿天愁,革命何須怕斷頭。留得子胥豪氣在,三年歸報楚王仇”來激勵難友。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他曾給弟弟蕭民舉寫信,鼓勵他在“國家多事、強鄰劍劈之秋”“努力學習”“揮戈為社稷”。1932年2月10日,蕭人鵠被殺害於洛陽,時年33歲。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