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臺互通拉美情報“防堵大陸”?臺媒:臺當局切忌火中取栗

2018-07-03 09:49: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邦交國”不斷拋棄臺灣令蔡英文當局不滿的同時,也令美國對“後院著火”相當擔憂。有綠媒2日披露稱,深受震撼的美國進而大力提升與臺灣合作的規模和層級,雙方著力在拉美加強情報交流“防堵中國”。

  美國對大陸“滲透”很震撼

  大陸的經濟實力以及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持續吸引臺灣“邦交國”轉向。親綠的《自由時報》2日稱,大陸在拉美著力甚深,更被視為劍指“美國後院”,像巴拿馬作為中美洲最具指標性的大國,秘密與大陸進行建交談判,閃電與臺“斷交”,諸多手法“都是中共教的”。臺“國安”官員透露,巴拿馬與臺灣“斷交”時,對美國而言是“戰略據點被中國掌握”,而5月加勒比海最大經濟體多明尼加再度轉向大陸,“美國比我們還震撼,對中國擴張的危險性有所警覺”。報道援引該官員的話稱,過去美國大使館與臺“邦交國大使館”老死不相往來,現在則大力提升與臺合作的規模與層級,“從大使、公使、參事到事務官員,各層級對口都有所對接,互動也相當頻密,互惠合作、共用情報”。他稱,目前臺“邦交”最需要關注的地區為加勒比海,“當情形有些危險時,就直接請美國幫忙;但美國本身在拉美地區的政治影響力正在衰退,甚至某些國家還會回嗆美國:你們自己先和臺灣建交再説吧”。

  《自由時報》同時提到,除美臺共用情報外,以前在外務系統很少與臺互動的日本現在也跟隨美國步伐。有涉日官員透露,日本外務系統近年對臺很友好,“大門打開”,不僅該見的都見得到,且談話深入、仔細,像今年世衛大會推動案,日本外務省在其中穿針引線“幫了很多忙”。

  選定臺灣作為情報夥伴

  事實上,美臺在拉美地區的情報合作早在陳水扁時期就被媒體披露出來。香港《明報》曾報道稱,在中國大陸與委內瑞拉進行能源合作時,美國駐拉美外交機構全面動員,監控兩國進展。美國甚至暗中指示外交和情報系統統計大陸領導人及解放軍到訪拉美的路線和次數。由於美國情報機關“行動過猛”,受到當地輿論批評,在此情況下,美國想到了臺灣。2005年9月,陳水扁宣佈與瓜地馬拉簽署自由貿易等3項協定,稱此為臺灣“榮邦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瓜地馬拉媒體隨即透露稱,臺當局與瓜地馬拉之間還簽署了第四項協定,即情報交換協定。在媒體的窮追猛打之下,陳水扁低調承認臺危情報合作早已存在且從未中斷,臺灣將為瓜地馬拉代訓軍事和安全情報人員。

  分析稱,美國選定臺灣作為在拉美的情報夥伴,一來臺當局不僅與一些拉美國家有“邦交”,在一些非“邦交國”也設有不少經濟代辦處及農業援外小組。這些機構可以成為雙方展開情報交流的平臺。二來蔡英文當局全面倒向美日,這樣的“好事”當然不會拒絕。對民進黨當局來説,既可以借助安全合作,嚴密監控傳統“邦交國”,阻止它們轉投大陸,同時又能以這些國家作為跳板,更深入地刺探大陸情報,幫助美國抵禦大陸和俄羅斯在拉美的影響力。

  臺媒提醒切忌火中取栗

  連日來,美臺的合作不止這些。據聯合新聞網2日報道,臺灣從美國採購的AH—64E阿帕奇攻擊直升機于2013年開始交付,歷經4年多的訓練與測評,“國防部”將於11日在桃園陸軍航空601旅舉辦成軍典禮,象徵達成“全戰備需求”。報道稱,不僅蔡英文將親臨主持,外傳美方也將派人出席觀禮。不過臺“國防部”不願證實,僅表示相關規劃仍在準備中,無法對外説明。另據《中國時報》2日報道,美國國務院6月30日宣佈,主管亞太事務的代理亞太助理國務卿董雲裳將於7月底正式退休。分析稱,特朗普政府與國會部分官員認為她對北京太過軟弱,導致對她的任命案至今未獲參議院通過。董雲裳的際遇象徵美國東亞政策的巨變,美國政府強烈挺臺的背後“是否意味著臺灣被一步一步推向前沿,值得後續觀察”。

  《中國時報》2日稱,美國近日公開邀臺軍演,國務院更要求派遣陸戰隊到臺協防臺北辦事處,一連串做法已衝擊大陸底線,美陸臺關係將是今年下半年兩岸關係的引爆點。《旺報》提醒説,大陸視臺灣問題為核心利益,美國卻屢屢借“臺灣牌”挑戰一中原則底線,臺灣切忌火中取栗,而是應在“九二共識”上找到大陸能接受的説法,“以‘和陸’之策,避免‘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終局”。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