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修復師:和時間賽跑 挽救“毀容”的膠片電影
央廣網上海6月24日消息(記者劉一荻)從6月13日一大早點到14日深夜,上海電影技術廠的電影修復師吳雲岳已經在大熒幕前看了將近40個小時的電影,沒有合過眼。“不僅僅是看,我的任務是捕捉毛病、還有不完善的地方,因為一個小小的瑕疵會造成人家對這部影片的偏見”。對於吳雲岳來講,他的使命就是修復被時間“毀容”的電影。
2018年6月16日,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備受矚目的4K電影修復單元也正式與影迷見面。一部部經典老片又重新以最美好的姿態登上大熒幕,勾起人們懷舊思緒的同時,也讓長期居於幕後的電影修復師“走”上臺前,走入人們的視野。
盛極轉衰 膠片電影走向沒落
上海電影技術廠,二樓,只能容一人半通過的走廊,兩側堆積著大大小小上百個裝著電影膠片的圓盤鐵盒。這裡面,珍藏著一個時代的故事,印刻著不朽的經典。
同樣在二層,兩台膠片洗印機和5台膠片拷貝機格外顯眼,它們是膠片電影繁榮輝煌的見證。膠片從拍攝片場拿回,需要在上技廠進行品質控制、洗片加工、半成品與成品鑒定、印片與配光、剪接合成、翻正片與翻底片製作、製作大量發行拷貝等多個步驟。“(拷貝機)每小時5000米以上的速度,一台機器幾乎一小時可以出一部到兩部拷貝,我們有五台機器,最多的時候21天洗了2000多部拷貝。當時工作人員配備是兩班倒的,12個小時一個班。那個時候膠片真的很輝煌。”
吳雲岳回憶,從2006至2008年,全國上下迎來了膠片電影拍攝和拷貝的高潮,“全國的洗印廠都是這樣,都忙不過來。2003年的時候,就有消息傳來,數字發展得很快,説要開始搞電影修復,還要搞數字電影,我就在想這哪年哪月,感覺很遙遠的事”。
膠片電影的“命運”急轉直下,“打”得吳雲岳措手不及。從2011年開始,膠片的拷貝“一下子就沒有了,我記得最後一部譯製片好像是12年3月份就結束了”。2016年,國內最後一條膠片生産線的關閉,曾經盛極一時的膠片電影終成歷史。
從1973年進廠到2016年退休,為膠片和電影奮鬥43年的吳雲岳看著如今生了銹、蒙了灰的機器,失落神色難掩。他坦言:“(膠片電影)好在畫面的質感、彩色的飽滿度,那種層次豐富感,如果你比較的話,肯定會選膠片的。但是它有好多局限性,比如拍攝時候的曝光、準確度、採景環境,還有膠片的特性”。
“沒辦法,技術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必然的。”
從印洗到修復 受不了電影“毀容”
歲月好像一把刀,拼命地想在膠片上劃下痕跡,吳雲岳則拼命地想要把它除去。
隨著保存年代和儲存條件的不同,膠片上難免會出現不應有的東西,黴點、油漬、污漬、劃痕等等。“如果有一點小灰塵粘在某一個畫面上,放在一般大小的熒幕上它要增加300多倍,這怎麼看電影?”和膠片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吳雲岳忍受不了一點點瑕疵給電影畫面帶來的“毀容”,他希望這些可貴的藝術品永遠以最美好的狀態出現在大眾面前。保護底片就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這是他經常説的話。
從洗印“跳到”修復,吳雲岳開啟了自己人生的另一段挑戰,用他的話説,自己了解膠片,也真的熱愛電影。
上海電影節的4K修復單元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為了讓影迷“連汗水、口水都看得清楚”,修復師們卻要經歷著自己的“八十一難”。
修復電影的過程是複雜的,它考驗著每一位修復師耐心和對膠片、對色彩、對光影、對畫面的理解:膠片一寸一寸地被細心檢查、修補、擦拭、過水、用四氯乙烯漂洗,然後轉成數字格式,再對畫面、顏色、聲音等一一調整後投在大熒幕上放映鑒定,發現瑕疵後還要再返工修改……
由於年代久遠、膠片保存條件差,霉味混著膠片酸味熏得人直流淚,修復室桌子上的抽油煙機不停地“嗡嗡”轉著。“裝膠片的鐵盒子上都是灰塵和銹跡,一打開,一股難聞的氣味就衝上來,白手套一摸就是一層灰。”上技廠資深膠片修復師胡玉娥形容。“片子的顏色都已經褪了很多,一部素材掃描以後,出來的顏色也好、氣氛也好,可能會完全不一樣,如果你不認真仔細的去做,可能會搞出笑話來,”吳雲岳告訴記者,光、色的一點偏差,可能會影響整部電影的效果,更會影響觀眾的感知,同時也是影響整部電影品質的關鍵因素之一。
“因為是4K,所以問題都被放大了,數量就增長了”,上海電影技術廠數字修復部門主管、“80後”胡勍勍向記者解釋,“難修的鏡頭,我一天只修一個,一直對著螢幕在上面描,描好了你還要前後對比,對比你又發現有差距,然後再去改,花很多時間。我們已經連續加班很久了。”
歷時3個月,上海電影技術廠這20人左右的電影修復團隊分了兩班倒,24小時連軸轉,終讓經典影片重現當日的風姿。
修復的是電影 更是老藝術家的初心
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式上,胡玉娥代表上海電影技術廠的電影修復團隊從幕後走向聚光燈下,和全社會分享了她與電影修復的故事。
電影修復的意義是什麼?對於電影修復師來講,什麼才是最珍貴的?
吳雲岳給出了自己的理解:“一方面把老的東西傳下來,一方面讓年輕人感受到以前拍戲是怎麼拍,他們是怎麼付出的,遠遠超出了這部電影的意義了。如果我們能把那些老電影,那些很著名的老電影都傳承下來,這是一種很有意義的工作。看到老同志那種欣喜,那種表情,感覺到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作品能夠延續下去,讓後來的年輕人看到。雖然時代背景不同,但是出來的東西,那種藝術的感覺,是永遠不會變的。”
對年輕的胡勍勍來講,修復電影的過程是一場與大師對話的過程,更是一場對自己的洗禮和教育:“我修復的每部片子(都)會去看,會對中國的電影的發展有一個非常直觀的了解。以前在表演、敬業程度上,還有製作工藝上都是非常講究的。”
或許,我們能夠從電影修復師身上找到工匠精神的體現,“他們不圖什麼,就兢兢業業,努努力力地這麼做,而且在這種環境下做,這就是工匠精神,真的幕後英雄,不需要吹的”,吳岳雲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