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澳大利亞總理演講對華“釋放善意” 被指有所保留和不情願

2018-06-20 09:39: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李鋒 劉天亮】澳大利亞中國工商業委員會6月19日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議會大廈舉行聯誼日,包括澳總理特恩布爾、外長畢曉普和貿易部長喬博等在內的200多名政府官員和商界人士參加了當天的活動。在中澳關係因澳國內炒作“中國滲透論”而惡化的背景下,這一活動引發高度關注。

  堪培拉聯誼日是澳中工商業委員會每年一度的重大活動,旨在為澳大利亞企業與政府高層代表就澳中關係相關問題交換意見提供交流機會和平臺。 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19日在主旨演講中表示,澳中兩國商界人士和120萬澳大利亞華人為牢固的澳中關係作出了重大貢獻。他認為,澳中兩國有著廣泛而深厚的歷史和人文交往,兩國都致力於自由貿易和市場經濟,澳中的未來是樂觀的。

  “今年是澳中建交46週年,澳中在國際多邊場合和兩國政府層面已經建立了許多卓有成效的交流機制,共同應對氣候變化、跨國犯罪、網路安全等國際和兩國共同關心的議題”,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説,與此同時,兩國間活躍的地方政府交流同樣為加強澳中人文紐帶發揮了重要作用。

  澳媒分析認為,澳總理和外長的講話是在向中方釋放緩和關係的明確資訊,對此特恩布爾並不否認。而對於兩國關係惡化的原因,這位曾經以一句“澳大利亞人民站起來了”就把中澳關係推至懸崖邊緣的澳大利亞最高行政領導人,一腳把球踢給了澳大利亞媒體和反對黨。

  “媒體報道和有些政客的話有時候比事實要負面得多”,特恩布爾説,重要的是不要被媒體和政治評論分散注意力,他們往往是為了強調差異和摩擦。畢曉普也不失時機地表示,沒有兩個國家在外交政策的每一個方面都能達成一致,我們正與中國就國際經濟秩序密切合作。

  有分析認為,雖然特恩布爾借機向中方釋放善意,但這種善意是有保留的,是不情願的。例如,他在19日的發言中一再強調“相互尊重”是發展中澳關係的關鍵所在,而且提到“相互尊重”時刻意放慢語速,提高嗓門,給人感覺好像是因為中國“不尊重”澳大利亞,才導致兩國關係惡化。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19日稱,特恩布爾的發言與中國駐澳大使成競業當天的發言形成鮮明對比,中國大使在發言中嚴厲批評澳政府,並反駁那些稱中國援助南太國家致使其陷入債務陷阱的説法是“荒謬的”。“雙方的演講都備受關注,讓外界了解了兩國政府如何看待目前的關係緊張。”

  “中國大使呼籲澳大利亞拋棄冷戰思維”,美國《華盛頓郵報》19日引述成競業的話稱,為了保持中澳兩國關係持續健康發展,雙方需要更多交流和包容,不斷減少偏見和偏執。“我們需要多從積極角度看待彼此的發展和政策意圖,不斷克服冷戰思維。我們需要建立更多互信,不斷縮小誤解。我們需要在兩國之間建立更多的紐帶,而不是藩籬。我們需要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妥善管控分歧。”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