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多個省份發佈2017年城鎮單位平均工資數據 平均工資普漲

2018-06-07 10:28: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題要:多個省(區、市)陸續發佈的2017年城鎮單位平均工資數據顯示,宏觀經濟的平穩運作為工資的穩定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新動能對經濟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全社會工資增長的力度、廣度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截至6月5日,已有21個省(區、市)陸續發佈了2017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從已公佈的數據看,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成長,企業生産經營環境明顯改善,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也實現了穩步增長。

  經濟向好為增長奠定基礎

  在已公佈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21個省(區、市)中,北京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水準繼續領跑,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準。2017年,北京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31700元,比上年增長9.8%,比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年平均工資水準高出57382元;全市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0738元,比上年增長7.4%,比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年平均工資水準高出24977元。

  浙江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80750元,暫時位居次席,與“領頭羊”北京市仍有50950元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青海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5701元,比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年平均工資水準高1383元,是在已經公佈數據的省份中唯一城鎮非私營單位年平均工資水準高於全國平均水準的西部省份。

  從城鎮私營單位看,2017年廣東省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3347元,同比實際增長8.8%,比北京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少17391元。有關專家表示,廣東是全國第一經濟大省,民營經濟十分發達,2017年民營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53.8%,成為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這為廣東省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增長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多地統計局負責人在解讀數據時指出,宏觀經濟平穩運作,為工資的穩定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北京市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北京市緊緊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6.7%;全市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由2016年的11.8萬元提高到12.9萬元,經濟運作穩中向好為工資增長奠定了基礎。

  河南省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河南省經濟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發展態勢,決勝全面小康邁出堅實步伐。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産總值比上年增長7.8%,每人平均生産總值比上年增長7.4%,全省經濟平穩運作為就業人員工資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企業工資增幅提高

  “企業工資增幅提高是平均工資增長的主要拉動力。”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司首席統計師孟燦文説,企業是城鎮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私營單位絕大多數為企業,企業工資的變化對城鎮單位平均工資變化有著重要影響。

  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比上年增長21.0%,增速比上年加快12.5個百分點,企業經濟效益大幅提高為工資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企業效益的回升,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密不可分。

  數據顯示,2017年山西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0061元,同比名義增長11.8%,增幅比上年加快8.1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後的實際增速為10.6%;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31745元,同比名義增長4.1%,增速比上年加快3.1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後實際增長3.0%。

  山西省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過去五年來,山西省認真落實“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退出煤炭産能4590萬噸,淘汰煉鐵産能82萬噸、煉鋼産能325萬噸,合理改善了市場供求關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關行業平均工資顯著增長。以城鎮非私營單位為例,2017年山西省採礦業平均工資增長16.8%,增速由負轉正、比上年提高20.7個百分點,拉動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增長3.31個百分點;製造業平均工資增長15.3%,增速比上年提高12.4個百分點,拉動城鎮非私營單位工資增長1.54個百分點。

  在河南,由於煤炭、鋼鐵去産能改善了供需關係,許多企業不僅發放了當年績效獎金,也補發了上年欠發的工資和獎金。數據顯示,2017年河南省煤炭開採和洗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平均工資分別增長23.5%和32.1%,增速比上年分別提高29.1個和45.6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水準分別高出11.4個和20.0個百分點。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企業降本增效保證工資較快增長。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和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相關行業工資增長出現了明顯變化。”孟燦文表示,從全國範圍看,以城鎮非私營單位為例,由於煤炭、鋼鐵去産能改善了供需關係,2017年這兩個行業企業效益分別比上年增長2.9倍和1.8倍,其行業工資增幅也大大超過了全國平均水準。2017年,煤炭開採和洗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平均工資分別增長16.3%和15.7%,增速比上年分別提高16.1個和8.3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準分別高出6.3個和5.7個百分點。

  此外,2017年,國家持續加大對短板行業的投入,其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在上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繼續增長23.9%,行業平均工資也大幅增長了14.6%,比上年提高6.6個百分點,高出全國平均增速4.6個百分點。

  新動能拉動作用顯現

  在經濟平穩運作的大格局下,我國新動能成長不斷加快,新動能對經濟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2017年,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技術産業等新興行業保持較高增長,新動能成為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動力。工業新舊動能持續轉換,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0%,規模以上工業高技術産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4%,分別高於整個規模以上工業4.4個和6.8個百分點。“新動能加快成長,推動了産業結構升級,也帶動了相關行業工資增長。”孟燦文分析説,以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為代表的現代新興服務業增速明顯快於傳統服務業,相關行業工資增長也反映了這一格局的變化。

  2017年,在城鎮非私營單位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平均工資水準繼續位列行業門類首位,其中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業平均工資增長13.0%,比上年提高4.9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平均工資增幅3個百分點。在城鎮私營單位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的平均工資增長10.8%,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高於全部城鎮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增幅4個百分點。

  從各地的情況看,城鎮平均工資水準也與經濟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保持一致。

  2017年北京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3%,佔全年地區生産總值的80.6%。其中,資訊、科技服務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一半。從單位工資水準看,以城鎮非私營單位為例,平均工資水準最高的五個行業分別是金融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均為第三産業中的優勢行業,表明現代服務業的蓬勃發展帶來了相關行業工資水準的提高。

  廣東省緊緊圍繞發展創新型經濟,資訊技術産業較快發展,科學研究技術水準不斷提高。2017年,廣東省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這兩個行業的平均工資水準居19個行業門類的前三位。

  在重慶,2017年以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為代表的現代新興服務業增速明顯快於傳統服務業,相關行業工資增長也反映了這一格局的變化。

  2017年,重慶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平均工資水準均較高,增速加快,分別增長了11.5%和15.2%,增速均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分別高於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平均水準3.3個和8.6個百分點。城鎮非私營單位中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平均工資增長10.2%,比上年提高3.6個百分點,高於全市平均水準2.0個百分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林火燦)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