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巾幗將星”實為“用藥知心大姐”50載藥師芳華用奉獻詮釋“軍民服務”

2018-05-20 10:25:00
來源:未來網
字號

  40多年來,胡晉紅一直秉承著一名藥師的責任與信仰,奔波在藥學服務的第一線,宣傳“全程化藥學服務”的理念,建立了藥師長期定點深入臨床的一整套機制和工作模式。

  未來網(www.k618.cn中央新聞網站)北京5月19日電(見習記者 劉文靜)初見她之時,一身的軍裝英姿颯爽,微傾身體接下第二屆藥師紫晶獎領英獎的獎盃。“勤者無疆寫芳華 將星閃耀映晉紅”是寫給她的頒獎詞,全程化藥學服務是她堅持了半生的事業,她是堅守醫院用藥50載,被譽為用藥知心大姐的胡晉紅。

  胡晉紅教授于1969年就職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1醫院,為軍隊醫院藥學事業、人才隊伍培養嘔心瀝血了半生。將近50年的歲月裏,她始終堅守藥師崗位,倡導“全程化藥學服務”新理念,孜孜不倦地推廣與實踐,對百姓官兵合理用藥公益宣教做出了突出貢獻,對藥學事業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愛,數十年如一日地踐行著藥學人的責任與擔當。

  記者查詢公開資料發現,胡教授曾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獲得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成果三等獎8項,"上海市巾幗建功標兵"稱號等榮譽。但提及這些獎項,她表示,獎項只是對工作的肯定,但還需持續努力,“甚至有些具體獎項的獲得時間和內容,我都記不清了。”

  原來,胡晉紅教授這麼多年來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印象裏最深的事情只有一個——推廣和踐行“全程化藥學服務”。她希望藥師們能夠主動、全程、長期地為患者提供用藥諮詢、監控和調整服務,希望所有患者都能夠在藥師的參與下用好藥、用對藥。

  為“全程化藥學服務”奉獻半生 只為讓病人用好藥、用對藥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藥師對大多數人來説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職業名詞。許多人知道醫生是救死扶傷的天使,但對藥師的印象大多只停留在“一個抓藥的”層面。“其實醫生和藥師只是嚴格的職業分工,醫生的工作更側重於診斷和治療,而藥師則精於用藥,藥師是醫療團隊的重要成員之一,應用其紮實的藥學技能參與患者藥物治療,全程跟蹤、監控療效、提出用藥建議,可使患者能更好地達到用藥合理、生活品質提高。”胡教授告訴記者。

  20世紀初,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死亡的病人中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死於用藥不當,中國每年因藥物不良反應而住院的病人可達250萬,且在住院病人中,每年約有19.2萬人死於藥源性疾病。許多事例表明,藥師直接參與臨床用藥過程可有效地減少藥源性不良事件的發生。

  “曾經有一位患者在出院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感覺身體不適,就聯繫了當初為他指導用藥的藥師,這位藥師在了解了病人的情況後,立即寫信給病人的單位,建議讓病人調整藥物並適當的更換工作崗位,最後在這位藥師的持續幫助下病人逐漸康復。”這件事讓胡晉紅印象極深,她深刻意識到了藥師的責任、價值和應有的職業素養。

  40多年來,胡晉紅一直秉承著一名藥師的責任與信仰,奔波在藥學服務的第一線,宣傳“全程化藥學服務”的理念,建立了藥師長期定點深入臨床的一整套機制和工作模式:藥師深入臨床,與醫師共同商定患者的藥物治療方案,發現問題及時調整,促進藥物合理使用,提高臨床用藥效果。

  此外,她和團隊走出醫院,將藥學服務從臨床延伸到社區,擴展到老百姓的現實生活中,全方位、多層次地開展用藥教育和服務;自行設計了多個通過國家和軍隊鑒定的醫院藥學工作管理軟體,構建了基於網路平臺的醫院藥學管理和資訊服務的網路化系統,為藥學服務在醫院內外全面開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面對誤解 她堅定信念一生只做一件事

  “剛開始許多人不理解我們的工作,曾經有醫生對我的同事説:‘你們是不是到臨床來挑毛病的呀?’也有病人認為我們在找理由亂收費。許多藥師也以工作忙為藉口,怕被刁難,不主動去了解病人,跟蹤監控病人的用藥情況,所以‘全程化藥學服務’在推廣的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胡教授回憶説。

  但胡晉紅並沒有被困難所擊退,她先後赴江蘇、雲南、山東、福建、西藏、甘肅、寧夏、安徽、吉林、廣東等省藥學會及學術團體講學宣傳“全程化藥學服務”理念,足跡遍至大半個中國。

  面對病患和醫護人員的不理解,她不斷地告誡藥師不要怕麻煩和刁難,要積極應對病患和醫護人員的提問,不懂就學,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積極開展全程化藥學服務,即是社會的需求,患者的需要,也是藥師職業本身應承擔的責任。

  “有一次在上海講學的時候,藥學是排在一年中12講的最後一講,前11講都是關於醫學的。因為是週末時間,以為不會有多少人來聽,也可能到最後聽眾都會走完了,沒想到卻座無虛席,提問不斷,課講完後還有許多聽眾遲遲不願離開,圍著我們提問題。當時覺得特別欣慰,深深感到:藥師是受歡迎的,藥師是有價值的,這麼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在胡晉紅和團隊的不懈努力下,20世紀初,“面向病人的全程化藥學服務理念實踐與推廣”課題就已經獲得了全軍醫療成果二等獎。但是胡晉紅並沒有止步于獲獎。“這是我一生的事業,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如今“全程化藥學服務”被越來越多的人理解和重視,在全國各大醫院推展開來。而胡晉紅和她的團隊還一直在路上,為合理用藥公益宣講和宣傳“全程化藥學服務”而努力。

  不忘初心 堅持在公益和教育領域服務軍民

  在宣傳推廣“全程化藥學服務”理念的同時,胡晉紅教授深知,教育也是宣傳合理用藥和藥學服務軍民的重要方式。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胡晉紅教授深入教育一線,編寫《醫院藥學》教材,在國內較早地建立了“醫院藥學教研室”,開設了《臨床藥物監測與評價》等藥學服務課程,使該學科獲得了碩士、博士授予權,培養了近百名研究生。

  此外,她還創建了我國第一個《藥學服務與研究》雜誌,使全軍和全國藥學服務的前沿性成果在這裡匯集;為全軍和全國舉辦了一系列培訓班,一批藥學服務人才從這裡走向全軍、走向全國。

  在公益活動方面,她和她的團隊編撰了《百姓軍中藥學官兵讀物》,旨在普及合理用藥、營養健康及中醫藥保健等基本常識,介紹該領域的一些研究進展。此外,她們積極組織宣教、義診及贈書等公益活動,以進一步增強廣大普通百姓及基層官兵的合理用藥意識,普及科學知識,提升健康素養,被百姓和基層官兵親切地稱為“用藥知心大姐”。

  三年來,她和團隊始終秉持服務軍民的公益宗旨,累計向50余家基層部隊、地方機構及社會公眾免費贈送3萬餘冊《百姓軍中藥學官兵讀物》。該讀物的編撰緊貼普通百姓和部隊官兵對合理用藥、營養健康等基本知識的實際需求,圖文並茂地加以歸納、總結,針對性強、實用性廣且通俗易懂。對廣大普通百姓及基層官兵的合理用藥、營養健康與疾病防治的科普教育具有很好的引導作用,對進一步促進廣大公眾及基層官兵的健康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