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總書記囑託:長江上下游同發力 保生態促發展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提出,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全面做好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作。連日來,央視記者沿著長江奔騰的腳步一路東進,多視角觀察和記錄上中下游各地的生態修復新實踐。
眼下,重慶萬州的三峽庫區腹地正是水位消落的季節,水面以上沒長草的泥石帶上工人們正在種植中山杉。
央視記者 陳楊:我身後有一條長長的裸露泥石帶,像這樣的消落帶,僅僅在萬州就有23平方公里,相當於2500個足球場那麼大。
由於週期性被水浸泡,整個庫區消落帶每年被帶進入長江裏的泥沙有1億多噸。為了保護兩岸水土,多年試種後,重慶萬州選定枯水期豐水期都能生長的中山杉。
重慶萬州區林業科學研究所工程師 任憑:習總書記強調,要全面做好長江生態環境的保護與修復工作,長江三峽庫區消落帶生態環境極其脆弱。我們成功篩選出中山杉這種樹種,逐步在萬州消落區推廣栽植了1500畝。
根據規劃,重慶將在三峽庫區消落帶種植生態植物7000畝。
過了三峽,在被稱作“長江之腎”的八百里洞庭的西部,當地正在進行濕地修復。過去,這裡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在濕地上種了大量經濟林歐美黑楊。這種樹長的快,但耗水多,造成濕地功能整體退化。
央視記者 王爍:我現在就是在漢壽縣的西洞庭湖的這片濕地了,現場很多的伐木工人正在進行伐木作業,為的就是去恢復、保護、修復我們的洞庭湖濕地。
到2020年,這裡的歐美黑楊將全部被清理,通過地形整理,修復濕地65萬畝。
湖南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 梅碧球:我們按照總書記守護一江碧水的總要求,做好楊樹砍伐及修復工作,同時防止圍墾、亂挖,做到人和、鳥多、魚暢。
而在洞庭湖東部的岳陽,長江邊39處非法砂石碼頭被依法取締後,當地剛剛出臺了《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重點推進農業面源污染、工業污染治理等11項工作。
位於長江下游的安徽馬鞍山是著名的鋼城。在當地最大的露天鐵礦場,記者看到,礦山治理正加緊進行。
央視記者 吳俊:電機車以前是運送鐵礦石的,現在轉行改運新鮮的泥土,一天要運4000噸左右,這些土被用來修復坡頂裸露的岩層。
在這裡,礦山生態修復科研團隊在近乎垂直的採礦層上做起了石頭上種樹的修復工作,工人們在60多米的高空,將土壤、肥料、植物種子等混合的基質土壤層噴射到岩壁上,在岩層上實現土能落地、樹能生根。
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的指引下,現在,沿江各地正積極實踐,努力讓萬里長江展開越來越壯美的生態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