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品格

2018-04-30 19:08:0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字號

  恰如恩格斯在馬克思的墓前講話中所説,卡爾馬克思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創建的哲學,不僅是反映和表達“時代精神的精華”,而且是塑造和引導新的時代精神的“文明的活的靈魂”。實踐性、批判性、創新性、理想性和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為重要和最為鮮明的理論品格。深切地理解和真切地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品格,我們就會充滿自信地展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真理力量,沿著馬克思開闢的哲學道路繼續前行。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性品格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鐫刻在馬克思墓碑上的這句震撼人心的名言,凝練而鮮明地表達了馬克思所指向的哲學革命,集中和深刻地顯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理論品格——實踐性品格。

  馬克思從來不喜歡抽象地提出問題和空泛地議論問題,以犀利的語言批評“愛好寧靜孤寂,追求體系的完滿,喜歡冷靜的自我審視”的“德國哲學”,並提出“當人們把哲學同幻想混為一談的時候,哲學必須嚴肅地提出抗議”。在馬克思看來,“一個時代的迫切問題”,是“支配一切個人的時代之聲”,是“表現時代自己內心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正是從所處時代的具有決定性的根本問題出發,馬克思以資本主義時代支配一切的“資本”為批判對象,致力於從物和物的關係揭示人和人的關係,創建了“關於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從而把“解釋世界”的舊哲學變革為“改變世界”的新哲學。

  “問題是時代的格言”,實踐是理論的源泉。任何重大的哲學問題都源於重大的時代問題,任何重大的時代問題都蘊含重大的哲學問題。人類邁入21世紀,人類社會發生了空前的重大躍遷,人類文明實現了空前的重大發展,人類自身也面對著空前的重大挑戰。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資訊化、文化多樣化,在 “歷史轉變為世界歷史”的“程度”不斷深化的歷史進程中,正在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空前的普遍性和深刻性改變著當今的世界。只有牢牢地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性品格,真正把“問題”作為“時代的格言”,我們才能自覺地用現實活化理論、用理論照亮現實,讓現實變得厚重深沉、讓哲學變得熠熠生輝。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批判性品格

  馬克思的“改變世界”的哲學,是“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的哲學。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馬克思就為自己的哲學提出了明確的歷史任務:“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後,歷史的任務就是確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異化的神聖形象被揭穿以後,揭露具有非神聖形象的自我異化,就成了為歷史服務的哲學的迫切任務。”正是“為歷史服務”的哲學自覺,馬克思把他的哲學使命確認為揭露人在“資本”這個“非神聖形象”中的“自我異化”,並“把無産階級當作自己的物質武器”,“對現存的一切進行無情的批判”。在與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又進一步明確地提出:“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産主義者來説,全部問題都在於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並改變現存的事物。”馬克思為“改變世界”的新哲學所提出的歷史任務表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批判性源於它的實踐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性體現為它的批判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性品格和批判性品格是融為一體的。

  實踐性與批判性融為一體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康得的“批判哲學”和黑格爾的“反思哲學”,具有本質的區別。康得的“批判”,主要是對“認識何以可能”的反省;黑格爾的“反思”,主要是對“思維和存在的抽象對立”的反思;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批判”,則是“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在《資本論》的跋文中,馬克思尖銳地指出:“辯證法,在其神秘形式上,成了德國的時髦東西,因為它似乎使現存事物顯得光彩。辯證法,在其合理形態上,引起資産階級及其誇誇其談的代言人的惱怒和恐怖,因為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説,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馬克思的“批判的和革命的”辯證法,是“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的辯證法,也就是在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中“使現存世界革命化”的辯證法。這表明,馬克思創建的“合理形態”的辯證法,是實踐性與批判性融為一體的辯證法,是引導人類創建“新世界”的辯證法。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