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以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推動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

2018-08-18 17:29:00
來源:求是
字號

  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歷程,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世界意義。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日益突出,世界和中國處於一個轉型過渡期和歷史交匯期,世界既有可能在舊國際關係思維的影響下退回到衝突和對抗狀態,也有可能在新型國際關係思想理念的指引下克服各種矛盾,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回顧總結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正確處理同世界關係的實踐和經驗,對推動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改革開放40年來,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對世界格局産生了重要影響,對人類和平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的發展強大推動了國際力量對比向更為均衡的方向發展,極大地提高了發展中國家作為一個整體在世界格局中的分量,增強了世界上維護和平制約戰爭的綜合力量;中國始終致力於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戰後國際秩序體系,捍衛《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按照多邊主義原則積極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進程;中國始終堅持將自身核心利益維護同國際社會共同利益拓展結合起來,根據時代大義所向和事物本身的是非曲直,按照公道公平公正原則,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同各國各方共商國際問題的解決之道,努力避免國際關係陷入對抗性衝突之中。改革開放極大增強了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一個經濟規模強大的中國同時是開放性世界經濟體系的支援者和維護者,成為世界經濟穩定的重要力量之一;中國在服務型政府、減貧救災、社會穩定、教育普及、網際網路建設、基礎設施改善等方面成績顯著,為世界解決發展難題提供了寶貴經驗。中國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走出了一條不同於西方的現代化道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近代以來的世界歷史表明,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道路不能以損害侵害別的國家發展權益為前提,凡是這樣的現代化道路流行的時期,也往往是國際關係陷入混亂甚至戰爭的時期。中國不可能走這條舊的現代化道路。中國共産黨人胸懷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促進人類進步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探索出了一條和平發展共同發展的新路。這條現代化道路,始終堅持將走和平發展道路同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結合起來,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同他國共同發展;不對外轉嫁發展問題,努力通過內部體制機制創新和實踐創新解決自身發展的難題。近年來,“西方之亂”和“中國之治”的對比愈加鮮明,全球的目光正在東移。中國的現代化道路打破了發展中國家對西方現代化的“路徑依賴”,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中國道路、中國制度成為人類新型政治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涵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各個領域,貫通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是一個系統完整、邏輯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這一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飽含著對人類發展重大問題的睿智思考和獨特創見,為建設美好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在實現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上,中國積極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共商共建共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以綠色發展理念同各國各方共同呵護一個地球,以相互尊重相互欣賞態度拓展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在解決發展赤字、治理赤字、和平赤字等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上凸顯了中國特有的大國風範、大國擔當。立足新的偉大實踐,順應時代潮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著力把當代中國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建設現代化的積極探索和寶貴經驗,加以理論化、系統化,構建了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體現獨特文明特徵,獨立於西方模式和西方話語的思想體系、價值體系、制度體系、目標體系、戰略體系,反映了當代中國對人類更加美好未來的艱辛探索,展現出強大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