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盛朝迅:理解高品質發展的五個維度

2018-04-30 13:2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其基本特徵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高品質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用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深入理解高品質發展的內涵,可以從以下幾個辯證統一的視角來入手:

  一是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維度。高品質發展是一個既包括宏觀經濟發展品質,也包括微觀經濟活動中産品品質、工程品質、服務品質的“大品質”的概念。這是因為,宏觀經濟的高品質,離不開經濟主體的高品質、技術的高品質以及高品質産品等微觀高品質的支撐。近年來,我國技術進步成效顯著,新技術加速向各領域擴散,為提升産品、工程和服務品質,推動産業發展品質水準整體躍升,實現經濟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動高品質發展必須注重宏觀和微觀的結合。宏觀層面要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有利於高品質發展的體制機制,積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微觀層面要完善産品和服務標準,實施品牌創建和精品培育工程,培育支撐高品質發展的科技、金融、人才等要素,發展壯大一批精益求精、追求品質和效益的創新型企業。

  二是供給和需求相結合的維度。高品質發展首先要解決供給問題,包括産業供給、産品供給、企業供給和要素供給品質提升等方面。高品質發展要求我國供給體系在産業、産品、企業和要素四個層面進行重構,加快發展高技術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不斷提高高端産業比重,推動高品質産品和服務快速涌現,培育壯大創新型企業,促進知識、技術、資訊、人才、數據等高端要素蓬勃發展。與此同時,高品質發展也是順應需求升級的必然結果,是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産品滿足消費者高品位需求的過程。推動高品質發展,必須從供給和需求相結合的角度,推動産品和服務品質不斷提高,促進供需匹配吻合。要把握消費升級趨勢,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動態組織産品生産和供應,擴大更具創新性和更為個性化的産品供給,依靠創新促進供需匹配,推動高品質發展。

  三是公平和效率相結合的維度。高品質發展是高效率、高附加值和更具可持續性、包容性的結合。從根本上看,實現高品質發展就是要解決公平和效率問題,核心要義是建立在更加公平基礎上的高效率。從公平角度看,高品質發展意味著要從不平衡不充分發展轉向共用發展、充分發展和協同發展,實現産品服務高品質、投入産出高效率、發展技術高新化、産業結構高端化、發展成果共用化和發展方式綠色化。目前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很突出,特別是東西部、城鄉之間發展差距仍然較大。推動高品質發展,特別是將“三大攻堅戰”作為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內容,就是解決發展不平衡的重要舉措。從效率角度看,高品質發展要求以最少的要素投入獲得最大的産出,實現資源配置優化。既表現為要素利用配置效率高,如投入産出效率高、單位GDP能耗低、産能利用率高、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等,也表現為使微觀經濟主體得到恰當的激勵,促進企業家與職工等各類微觀經濟主體之間的利益協同。

  四是目標和過程相統一的維度。高品質發展還是發展目標與發展過程的統一。從發展目標看,高品質發展有助於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需求,提供更好更均衡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環境、更優美的生態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從發展過程看,通過創新引領高品質發展是推動我國經濟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的根本途徑,是發展動力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發展模式由粗放發展向集約發展、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更替的過程。而經濟發展品質、效率和動力“三大變革”的根本目的也是實現高品質發展,這兩者在本質上有機統一。要加快建立企業主體、市場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創造經濟發展新動力,激發高品質發展新動能。

  五是品質和數量相統一的維度。推動實現高品質發展必須牢固樹立“品質第一、效率優先”理念,將以往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實現的粗放型高速增長,轉變為主要依靠技術進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實現的集約型增長,增強發展“質”的含金量。同時,也要看到“質”和“量”是一對不可分割的變數,高品質發展是質和量的結合,量是質的基礎,質是量比較的結果,數量和品質兩者應該兼顧。(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産業所 盛朝迅)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