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持續亮劍警告!解放軍舟山軍演亮兩款新式武器 震懾“臺獨”

2018-04-26 09:20: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解放軍24日和25日在浙江舟山黃大洋海域進行實彈演習,引發島內關注。有臺媒認為,儘管演習面積比之前臺海實彈演習略小,但由於近日解放軍動作頻頻,也讓外界解讀為針對“臺獨”的意味濃厚。接下來6月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將搬入新館,大陸也將舉辦“海峽論壇”進一步公佈惠臺措施,兩岸關係將進入關鍵階段。

  “警告意味濃厚”

  針對解放軍舟山軍演,臺“國防部”官員倪邦臣24日稱,大陸此次劃設的禁航區範圍,與2016年和2017年劃設的範圍差不多,由此推測實彈射擊規模、模式與以往相當。“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稱,禁航區面積約為50平方公里,範圍不大,“國軍對相關動態皆週密掌握”。《中國時報》25日稱,儘管舟山軍演範圍不如此前的臺海演習,但最近解放軍南海海上閱兵後,18日起在福建泉州外海演習,加上轟—6等軍機連續3天繞臺巡航,“頻頻大秀肌肉,讓舟山實彈軍演仍舊難脫劍指臺灣的意味”。文章説,大陸官媒拋出遼寧艦戰鬥群22日在東海進行實兵對抗訓練的消息,更增添警告氛圍。

  《聯合報》注意到,解放軍兩款新型武器裝備通過官媒接連曝光,選擇在這個時間點“高調亮劍”。其中一款為解放軍空軍新型戰機殲—10C,與臺灣空軍所裝備的“幻影”2000、F—16及自研的“經國”號戰機相比,具有壓倒性優勢。另一款武器為東風—26彈道導彈,它在2015年還只屬於試驗性服役,經過兩年試用,已經完全具備了戰鬥力,是解放軍第二種具備打擊水面大型艦船能力的導彈。該報同時援引大陸軍事專家宋忠平的話稱,大陸公佈兩款武器應該不是專門為震懾臺灣或美國。

  比對陳水扁溫和?

  25日,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記者會上表示,解放軍一系列軍演發出的信號是清晰明確的;如果“臺獨”勢力繼續恣意妄為,我們將進一步採取行動。

  臺灣資深媒體人徐宗懋25日撰文稱,可以預見,只要“行政院長”賴清德持續拋出放肆言論,解放軍軍演戰鬥群的規模會越來越大,也越來越靠近臺灣。他提醒賴清德應該知道兩件事:一是在臺灣屬於全體中國人這件事上,美國絕對沒有能力與大陸為敵,因為美國的付出是有限的,但大陸的付出將是無限的,直到完成兩岸統一民族復興的使命;二是北京的軍事演習不是虛張聲勢的恫嚇,而是具體計劃的反覆演練,即一定有一個統一後快速建立政治和社會秩序的方案,其主要對象必然是“臺獨”的施政者、“臺獨”教育的主導者以及“臺獨”宣傳者。

  聯合新聞網25日稱,如果和民進黨上一次執政時相比,大陸現在要溫和一些。文章回顧稱,2000年陳水扁就職前,就傳出大陸軍機出海頻率增加,一度飛越“海峽中線”的消息。陳就職後的第五天,解放軍在泉州灣至深滬灣附近海域進行了為期7天的火炮射擊;當年10月,又同時在四個地方進行“世紀大演兵”。2002年春天,解放軍再度在東南沿海展開號稱10萬人參加、為期長達半年的演習,課目主要是聯合登陸作戰。接著2003年和2004年,解放軍都在東山島演習,其中2004年演習傳出假想目標是對澎湖進行兩棲登陸作戰。

  國民黨前“立委”林鬱方稱,2000年陳水扁勝選,對北京而言的確造成一定的心理衝擊;如今民進黨二度執政,北京已有與其打交道的經驗。不過,隨著蔡英文當局不斷推動“去中國化”,加上特朗普政府頻打“臺灣牌”,大陸對蔡當局施加的壓力將會逐漸增加。

  6月是臺海局勢關鍵期

  即將到來的6月被不少媒體認為是臺海關係的關鍵期。臺灣《旺報》25日稱,6月臺海局勢詭譎多變,一方面大陸將舉辦第十屆“海峽論壇”,是中共十九大、全國兩會後的首場兩岸大規模交流活動,大陸將有新一波惠臺措施;另一方面,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新館將落成,美國派何種層級官員來臺以及美海軍陸戰隊是否進駐,勢必將牽動中美臺三方關係,“民進黨政府如無法理性面對,6月之後恐將是兩岸關係更惡化的開端”。

  香港中評社也説,臺海能否平靜,6月很關鍵。大陸近期採取的一系列動作既針對“臺獨”,也警告美國,“踩紅線必遭反擊,並須為後果負責”。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