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變相操作統“獨”?島內票選新身份證設計引“去中”質疑

2018-04-24 09:10: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民進黨當局推動身份證改版徵求網民設計,但並未規定必須包括“國旗”及“國號”,引發“去中國化”質疑。

  臺灣“內政部”今年2月開始徵求新版身份證設計,本月21日正式開放投票。臺灣《中國時報》23日注意到,“內政部”僅規定姓名、身份證字號、照片及出生年月日為必要字段,沒限制放上“國號”“國旗”以及性別、配偶欄,在網路上引發“國族認同”論戰。報道提到,雖然多數設計者仍標明“中華民國國號”及“國旗”,但也有不少人僅以“臺灣”為名,目前票選排在第一名的作品更是直接以“臺灣國民身份證”為題。

  國民黨“立委”張麗善認為,“內政部”應明確要求列出“國號”以解決疑慮,否則是在變相操作統“獨”意識形態,搞“去中華民國化”。而且當下要緊的應該是拼民生經濟,為何又要砸錢做改版身份證這種事?“內政部”回應稱,之所以僅要求姓名、身份證字號及照片等內容,主要是因為身份證字段是個人資訊的披露,重在識別個人身份,配偶欄及性別欄等字段是否要列在上面,各界意見不一,因此可由設計者依理念自行增減。另據臺媒報道,性別欄和配偶欄也引起論戰。一派認為這可以保障跨性別者的權益,也讓單親媽媽有隱私空間,身份證上不該披露這些消息;另一派則質疑刪除性別欄可能會有男性偽裝成女性的情形,也可能出現婚姻騙子。

  臺灣至今共換發過5次身份證,目前使用的是第六代身份證。在設計元素上,都有“國徽”、梅花及“國旗”等。就字段而言,最早版本甚至有指紋符號,1986年誕生的第五代身份證在“本籍”之外,增列“出生地”。1992年李登輝任內,進一步廢止本籍登記,因此2005年誕生的第六代身份證只有出生地,再無籍貫欄。《中國時報》23日稱,雖説在臺灣出生的人口已遠超從大陸遷移來臺人口,這算是務實做法,但捨棄父母籍貫,只列出生地,在當年也激起“去中化”的激烈論戰。如今又是民進黨執政,“內政部”未規定將“國號”等列為設計元素,政治操作意味濃厚,“在兩岸關係敏感時刻,奉勸綠營高官,一動不如一靜”。文章還説,蔡英文三令五申“維持現狀”,值此兩岸軍演較勁之際,“內政部”不應該再來添亂。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