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韓英美三國處理垃圾有啥招

2018-04-24 09:09: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4月22日,第四十九個“世界地球日”如期而至。這一特別的日子再次提醒人類,作為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正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生産生活中不斷增加的各類垃圾,嚴重破壞著生態環境和民眾健康,如何處理這些垃圾,成為困擾各國的一道難題。

  韓國尋找塑膠垃圾處理中長期對策

  韓國首都圈的絕大部分垃圾清運、分類公司宣佈從4月起不再回收廢塑膠、聚苯乙烯泡沫塑膠製品和塑膠瓶等垃圾,使得許多韓國小區的塑膠垃圾堆積如山,引發社區物業與居民間的巨大矛盾。為解決垃圾堆積問題,韓國環境部與首都圈48家垃圾清運公司就照常回收相應垃圾達成協定,針對可回收塑膠垃圾採取補貼政策,敦促垃圾清運公司與各社區續訂垃圾清運協議。

  記者居住的小區曾于本月初通知所有居民,所有的塑膠垃圾將不再作為分類垃圾進行回收,居民需將其裝入垃圾計量收費專袋,按照一般垃圾進行投放。此後小區又修改通知稱,可以對塑膠垃圾和泡沫塑膠製品進行正常回收,但制定了十分嚴格的回收要求,居民必須將塑膠垃圾和泡沫塑膠上的污染物清洗乾淨,清除泡沫塑膠表面的所有粘貼物之後,才能將這些垃圾作為回收垃圾投放。

  韓國總統文在寅本月初表示,韓國每人平均塑膠消費量居全球第一,對於塑膠垃圾處理問題的認識卻顯著不足,對策也不夠充分。希望有關方面能夠綜合整治生活垃圾,在回收、生産、消費、排放、篩選、再利用等各迴圈階段制定根本性的中長期對策。

  英國努力提高垃圾回收率

  今年3月,英國政府出臺了一項提案,提議效倣瑞典、德國等國,在英格蘭地區實行飲料瓶回收押金制。消費者在購買包括塑膠、金屬或是玻璃材質的飲料瓶時,將需繳納一定金額的押金,如果能將這些瓶子正確回收,則能夠退回押金。類似政策目前已經在近40個國家實行,據英國《衛報》報道,實施了此項政策的國家,飲料瓶的回收率幾乎都能超過90%。

  英國政府在1990年頒布了《環境保護法案》,明確了“垃圾”的定義和負責機制,同時出臺了垃圾管理許可制度,此後又對法案中的部分原則進行了更新。2011年,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頒布了《垃圾管理規定》,其中一項是明確指出從2015年起,紙張、金屬、塑膠和玻璃要分類回收。然而,英國的垃圾回收率多年來一直不高,家庭垃圾回收率在44%左右,不僅無法與北歐國家相比,也不如鄰近的德國。

  對於英國民眾來説,垃圾分類算不上太嚴格。在倫敦大多數社區,生活垃圾被要求分成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一般垃圾和花園垃圾(如雜草、樹枝等)四種。在可回收垃圾中,塑膠瓶、廢紙、易拉罐、玻璃罐等全部倒在同一個可回收垃圾桶中,在指定的日子被統一收走。在一些鬧市地區和地鐵站,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別設置投入口的垃圾桶也並不多,後期將各種可回收垃圾進行分類處理的工作量很大。

  美國舊金山計劃2020年實現“零廢棄”

  據不完全統計,美國的垃圾最終走向是回收利用(包括直接回收、路邊分類、堆肥、綜合利用等)50%,填埋40%,焚燒10%。

  目前,美國一些城市在垃圾處理方面先行一步,取得良好效果。比如美國西部的舊金山是美國第一個禁止在食品服務中使用聚苯乙烯泡沫塑膠的城市,要求對建築垃圾進行強制性回收,禁止藥店和超市中免費提供塑膠袋,並強制居民和企業進行垃圾回收和堆肥分類。2013年,舊金山已經成功將80%的生活垃圾轉化為可回收垃圾或者肥料。如今,舊金山計劃到2020年全面實現“零廢棄”。(馬菲 王如君)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