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救臺灣還是害臺灣?美專家鼓動售臺F35戰機等進攻性武器

2018-04-09 11:02: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環球網軍事4月9日報道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亦馳 環球時報記者 劉 揚】臺灣媒體7日披露稱,特朗普政府對臺灣“潛艇國造”的嚴峻態度將有重大轉變。特朗普政府將允許廠商出口臺灣自製潛艇所需的“紅區裝備”(無力自製的裝備)和技術協助。而對於向臺灣出售進攻性武器,美國一些專家的態度更趨激進。美國媒體7日報道稱,美國軍事安全專家呼籲美國政府,改變過去只售臺防禦性武器的做法,向臺灣提供攻擊性武器。不過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中國專家表示,美國向臺灣出售進攻性武器必將激化臺海的緊張局勢,這不會改變兩岸的實力對比,反而會使臺灣深陷危機。

  售臺進攻性武器還有啥選項?

  據美國媒體7日報道,多名美國軍事安全專家日前在喬治華盛頓大學一場關於臺灣安全防衛的研討會上強調,美國必須加強與臺灣的安全合作,並用具體措施提升臺灣安全防衛能力。

  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資深研究員費舍爾認為,過去美國對臺軍售只限于“防禦性”武器,但面對中國大陸軍事能力的快速發展,這種做法已不足以威懾中國大陸的軍事威脅,美國必須重新評估並調整政策,向臺灣提供具有攻擊性的武器,否則未來十年臺灣在面對解放軍的“封鎖、脅迫及侵略”等威脅上將更加脆弱。

  費舍爾説,有人批評臺灣想要採購美國F-35B戰機不切實際,不過他認為,美國應該售臺F-35,因為這種戰機正好具備臺灣所需的威懾能力,對臺灣而言,它的情報偵搜、聯網平臺功能,要遠大於戰鬥能力,也將大幅提升臺灣現有戰機的能力。

  除了F-35,費舍爾還認為,面對解放軍不斷以轟-6飛越臺灣周邊空域,美國應該向臺灣出售4架KC-135空中加油機。此外,他還建議,美國應鼓勵臺灣具備自行發射衛星的能力,讓臺灣能夠發射數十枚“微衛星”,構成一個能24小時偵察監控解放軍活動的網路,這將有助於提高臺灣的威懾能力。費舍爾還鼓吹,美國也應該協助並訓練臺灣首個航太員進入太空。

  美專家智庫頻頻亂“支招”

  其實,近些年美國對臺軍售還是挺有規律的。去年6月29日,美國國防部防務安全合作局公佈,已通知美國國會要向臺灣軍售的若干項目,包括“哈姆”反輻射導彈、聯合防區外武器(JSOW)、MK48魚雷、“標準-2”型導彈及相關零件、MK54輕型魚雷轉換套件、4艘“基德”級驅逐艦的電子戰系統及早期雷達預警系統、其他項目的後續維修、人員訓練等計劃。其中“哈姆”反輻射導彈、聯合防區外武器(JSOW)屬於典型的進攻性武器。

  不過,對於未來臺灣應該買那些武器,美國智庫給出了不同的建議。蘭德公司之前的一份《臺灣的防空選項》研究報告認為,“臺灣防空作戰規則根本性的改變包括讓所有‘經國’號戰機和‘幻影2000-5’戰鬥機退役,然後把節省下來的資金用於購買大量機動防空導彈系統。”報告認為,戰鬥機並非臺灣防空力量的唯一選項,防空導彈的高生存性使其成為首選,多層的防空導彈有助於臺灣防禦。同時,這份報告也強調F-35B的重要性。報告認為,在各種想定中解放軍對臺灣的導彈威脅無疑將壓制臺軍戰鬥機機群,“除非F-35B方案被採納”。不過美國《防務新聞》之前的文章認為,F-35B對臺灣而言是一個不可能的方案,從政治角度看,美國政府早已否決了臺灣採購66架F-16C/D的申請,更別提F-35B了。

  救臺灣還是害臺灣?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中國軍事專家表示,美國專家觀點和智庫報告看似都是替臺灣人著想,但實際上對臺出售武器,特別是進攻性武器,卻是實實在在地害臺灣。一方面這會榨幹臺灣人的錢,另一方面反而使臺灣陷入險境。

  該專家表示,目前臺軍的對外武器採購基本上只能依靠美國,屬於絕對的賣方市場,臺灣沒有任何議價權。例如,為臺灣升級F-16戰鬥機的單價足夠採購一架小型的新戰機。李敖生前最後一次接受媒體專訪時稱,臺灣的前途只剩高價向美國買武器,美國會像果汁機一樣榨幹臺灣,最後把臺灣賣掉。

  同時,專家認為,向臺灣出售進攻性武器只會讓臺灣處境更危險。目前的實力對比下,臺灣就是把軍費都用來買進攻性武器,也根本無法改變兩岸實力對比,給臺灣幾架F-35充其量是解放臺灣需要3天還是4天的問題。但這反而可能給“臺獨”勢力發出錯誤的信號,使他們在“臺獨”的道路上一條路走到黑,引發大陸的強烈反彈。這就好比給了小偷一把槍,他可能就有去搶劫的心,但這最終可能導致他更早被擊斃。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近日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臺灣是中國核心利益,沒有妥協餘地,如果有人試圖破壞一中原則,後果將會很嚴重。崔天凱強調,“沒有人能阻止中國的統一”,至於是和平統一或武力統一,他説,如果和平統一不可行,那麼就“用別的方式統一”。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