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評論:平地築“韆鞦” 當驚世界殊

2018-04-02 14:45: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從中央去年4月1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轉瞬已是週年。這個千年大計、國家重策世界矚目,國人心嚮往之,一年來新區規劃建設日新月異,正在發生著歷史性巨變,將以國家高度寫就新時代“雄安華章”。

  建設雄安彰顯國家雄心。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特區和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個全國意義的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給出大框架和路線圖:“雄安新區將是我們留給子孫後代的歷史遺産”“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建成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城市”“是一項歷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歷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2月實地考察、主持召開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工作座談會,他在講話中提出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建設綠色智慧新城,建成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城市;二是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三是發展高端高新産業,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四是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建設優質公共設施,創建城市管理新樣板;五是構建快捷高效交通網,打造綠色交通體系;六是推進體制機制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市場活力;七是擴大全方位對外開放,打造擴大開放新高地和對外合作新平臺。

  萬事開頭難,雄安時不我待。一年來,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籌劃的這一宏偉構想,正迅速落地生根成為發展變化的熱土。新區在規劃建設中高舉高品質發展旗幟,以創造“雄安品質”打造“雄安樣板”;秉持綠色低碳、資訊智慧、創新發展,著力打造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行區和示範區;在建設實體城市的同時,鏡像地建設全球首個數字城市;市民服務中心的每一個構件資訊都記錄在數據庫中,“千年秀林”的每一株苗木都有自己的專屬“身份證”……一個個匠心、求精的謀劃和細節,為建成“韆鞦之城”打下了基礎。

  雄安新區聚焦中外目光,牽動著全國億萬民心。要建成中國樣板、國際風範的城市集群示範區,探索京津冀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城市佈局和空間結構優化開發新模式,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在世界範圍內都具有重大現實和深遠歷史意義。

  可以説建設雄安有定力,科學規劃不急躁。先規劃後建設,積經驗,分步走,從起步區100平方公里到中期發展區200平方公里,再到遠期控制區2000平方公里,精心推進不留遺憾。按照初步規劃,2年後2020年將顯現一個新城的雛形,4年後2022年新城核心區基本建成,12年後2030年名冠天下的新區拔地而起,在世界城市中綻放奪目光輝。

  美景惹人醉,藍圖催奮進。我們已有上個世紀80年代深圳和90年代浦東的成功經驗,新時代還看雄安。隨著綠色、智慧、宜居和現代化的新區進入大規模建設實施階段,新的征程已經開啟,只爭朝夕繪就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大手筆。正是:平地築“韆鞦”,當驚世界殊。(央廣評論員廉軍)  

  編輯: 張喬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