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中貿易摩擦在美國國內引發擔憂

2018-03-29 10:27: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國際經濟體系建立以來最危險的舉動——美中貿易摩擦在美國國內引發擔憂 

  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22日簽署限制中國對美出口的備忘錄以來,美國知名智庫和主流媒體,大量刊發文章,深入分析中美貿易逆差的成因,闡述貿易戰對美國經濟的消極作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美國商界人士憂心忡忡,擔心中國的貿易反制措施傷及美國經濟,敦促美國政府謹慎行事。

  “在一國對外貿易中,總體貿易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美國政府的貿易威脅和關稅行動是自20世紀40年代國際經濟體系建立以來最危險的舉動。”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珀森撰文指出,特朗普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對國際貿易進行大規模操縱,此舉將引發受影響國家針鋒相對的行動。研究顯示,貿易戰的爆發將導致美國失業率上升2至3個百分點,資産價格大幅下降,破壞複雜的供應鏈和生産鏈。“特朗普發動了一場不會有明確勝利的攻擊。他在競選中曾聲稱,不會在毫無意義的戰爭中浪費美國人的生命和財富。然而,他發起的一場貿易戰證明,他的這場‘經濟戰’將像阿富汗戰爭一樣代價昂貴,且毫無結果。”

  “歷史和邏輯告訴我們,特朗普政府的保護主義措施毫無意義。”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亞洲項目資深研究員黃育川表示,特朗普曾説“貿易戰爭是好的,容易取勝”,但實際情況是,徵收鋼鐵關稅將提高消費品的價格,降低以鋼鐵為原料企業的競爭力,而不會減少美國巨大的貿易赤字。“特朗普的行為反映了他對貿易原則的根本誤解。”

  黃育川認為,在生産網路主宰全球貿易體系的時代,貿易是多邊的,從雙邊角度理解國際貿易是片面的。來自一個國家的産品很可能包含來自其他國家的組件。一國與一些國家是貿易逆差,與另外一些國家是貿易順差,這是合乎邏輯的。事實上,在一國對外貿易中,總體貿易平衡才是最重要的。為了遏制雙邊貿易逆差,而對一國的特定産品徵收關稅,並不會導致美國貿易赤字總體上減少,赤字只會轉移到另一個國家。

  美國《華爾街日報》27日刊文指出,從日本的電子産品到澳大利亞的鐵礦石,亞太地區的經濟體依賴於中國的進口。澳大利亞對華出口額就佔其出口額的30%。全球供應鏈的存在,意味著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的政策,以及中國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措施,並不需要太長時間就會波及亞太地區。

  美國《外交事務》雜誌網站刊文指出,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鉅額關稅,將損害美國公司和消費者的利益,並破壞全球貿易體系,損害遠遠超過收益。文章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關稅是一個糟糕的工具,它提高了消費者以及處於生産鏈下游企業的生産成本。例如,對鋼鐵徵收關稅,對美國鋼鐵行業或許有利,但對於許多美國製造商來説卻是可怕的。據估計,特朗普政府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關稅或許能創造數萬個就業崗位,但同時將抵消美國經濟中將近50萬個就業崗位,這意味著每增加1個就業崗位就會損失大約18個崗位。

  文章還警告稱,美國政府此舉可能會對更廣泛的全球貿易體系産生重大連鎖效應,其他國家可能會效倣美國提出針對美國的貿易壁壘。

  “兩國政府應該進行建設性談判,防止貿易爭端升級”

  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中美貿易總值2017年達到3.95萬億元人民幣,兩國民眾對於對方國家的商品都不陌生。然而,驟然緊張的中美貿易關係,讓美國商界人士驚詫不已。

  近日,代表了美國經濟多種産業的45家美國貿易協會向特朗普政府申訴,要求其停止考慮對中國徵收關稅,以其他方式來處理與中國的貿易爭端。這些組織包括科技、零售、農業和消費品産業,其中包括著名的蘋果公司、谷歌、IBM、耐克、沃爾瑪等。耐克公司高級副總裁肖恩歐哈倫表示,中國是耐克的重要海外市場和生産基地,中國市場業務對美國俄勒岡州大量研發和管理人員就業具有支援作用,創造了稅收。他説,貿易戰對雙方都不利,美國單方面行動必將産生負面後果,不僅損害中方利益,也會損害美國消費者和進口商利益。

  箭在弦上的中美貿易戰,讓美國農業界人士很擔憂。美國艾奧瓦州大豆協會市場開發部主任格蘭特金伯利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達了自己的無奈,“農業貿易是美中貿易中美國能夠實現順差的領域之一,其中大豆和豬肉産品獲利最多。”金伯利表示,中國是美國大豆的最大出口國、美國豬肉的第二大出口國,中國的報復措施將會對美國大豆和豬肉生産者造成很大壓力,進一步打擊美國面臨挑戰的農業經濟。他説,艾奧瓦州和聯邦政府農業官員一直警告白宮,如果美國政府對中國産品加徵關稅,將會帶來負面影響,“遺憾的是,白宮對高科技、外來投資以及智慧財産權的關心要遠遠超過農業”。

  2017年,美國對華豬肉出口達11億美元。北美肉類協會主席巴裏卡彭特發表聲明,對美國政府發起貿易戰的做法表示擔憂,認為美國政府限制貿易的政策不僅會減少美國農産品的出口,抑制經濟發展,而且會最終傷害到美國的農業人口,因為他們將在中國的報復措施中蒙受損失。他認為美國政府應該與中國政府進行建設性談判,防止貿易爭端升級。他表示,美國農業和畜牧業的未來增長,取決於美中之間強勁的貿易關係。

  在中方公佈的第一批中止減讓産品清單中,還包括美國出口的花旗參。威斯康星州花旗參産量約佔全美花旗參産量的95%,其中近七成花旗參銷往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威斯康星州花旗參農業總會給本報發來聲明稱,對中國提出對美國進口的西洋參擬徵收15%的關稅表示關切。“中國是威斯康星州花旗參産業最重要的市場,在2017年,超過85%的威斯康星州花旗參出口到中國或作為禮物運往中國,給威斯康星參農帶來超過3000萬美元的收入。威斯康星州花旗參農業總會希望美中兩國政府能夠達成一項協議,消除擬議中的關稅或減輕對威斯康星州花旗參産業的影響。”

  “貿易戰沒有贏家,受傷害最大的是消費者。”黃育川認為,“世界貿易組織的運作是公平和迅速的,美國要做的是在世貿體系框架內行事,而不是否定這一體系。”

  (本報華盛頓3月28日電)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