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這是對智力自由的侵犯!30位澳學者聯名要求暫停反華法案

2018-03-23 09:49: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李鋒 于文】據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等媒體22日報道,30位澳大利亞知名學者近日發表致澳議會的公開信,呼籲各界停止有關“中國影響力滲透”的爭論,要求特恩布爾政府推遲所謂的“抵制外國影響力”法案。該法案被廣泛認為針對中國。30位簽名人包括澳首任駐華大使費思芬、澳大利亞漢學家白傑明等人。然而就在此時,一名生於中國、移民澳大利亞後大變身的“反華議員”出來“搶戲”。澳地方前華人議員胡煜明22日向西方媒體抱怨稱,自己21日抵達中國上海機場後,被拒絕入境並遣返。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22日就此事表示,“中國有權控制對外國人出入境的政策和程式”。

  澳學者的公開信稱,澳議會欲推行的“抵制外國影響力”法案是對智力自由的侵犯,需要更多的公眾諮詢,而澳社會就該話題的討論應該降溫。信中説,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他們對澳社會目前的“中國影響力滲透”爭論持懷疑立場,“我們沒有看到任何證據顯示中國試圖向澳出口政治體系,或中國的行為侵犯了澳主權”,“在澳華人和其他人一樣擁有表達自由、支援或反對政府政策的自由,而不是被指責為外國政府利益説話”,費思芬説,難得的是,30名簽名人中還包括一些“中國批評者”,“他們一直以負責任的方式呼籲澳大利亞政府準備好應對中國崛起的挑戰”。《堪培拉時報》稱,30位簽名人中一半是在澳華人。公開信還強烈反駁了有關“澳中國問題學界受到中國政府恐嚇或被親華勢力收買”的説法。

  《雪梨先驅晨報》稱,白傑明在信中警告稱,澳社會的這場爭論正在侮辱在澳華人。《堪培拉時報》22日援引雪梨大學學者布羅菲的話説,所謂“澳大利亞主權正遭到中國間諜網威脅”的説法最近非常盛行,“我們想讓澳議會知道,澳大利亞大部分中國問題學者並不同意這種觀點。不僅如此,他們認為這種觀點在製造分裂和危險。”他説,同行們對聯名信反應迅速,一天之內就集到了30人的簽名,“這表明大部分澳學者對這場爭論的方向感到擔憂”。

  就在澳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呼籲回歸理性時,一名前華人議員又往火上“添了一把柴”。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今年51歲的胡煜明出生在上海,上世紀90年代移民澳大利亞後改名為約翰休,成為中國政府的強烈批評者。21日,他與母親一起從雪梨飛往上海,但抵達機場後即被中國邊防檢查人員帶走。他的母親獲准持過境簽證進入上海,他則被遣返。“我問是什麼原因,他們説,‘你應該知道’”,約翰休説。

  《紐約時報》22日稱,約翰休猜測稱,自己被拒絕入境是中國政府在懲罰他,因為他支援一項旨在限制外國在澳大利亞影響力的法案。他的“劣跡”不止於此。據報道,約翰休近期還曾幫助組織了一本書的發佈會,這本書就是臭名遠播、連很多澳大利亞人都不齒的《無聲的入侵——中國如何將澳大利亞變成傀儡國家》,書中稱在澳大利亞各機構廣泛存在中國政府的影響。約翰休也在該書中“露臉”,稱“中國不僅在國內、還在澳大利亞限制異見”。此外,約翰休還是“澳大利亞價值守護聯盟”組織的發言人。據澳媒報道,該組織“成功地阻止了有人試圖在雪梨和墨爾本舉行的毛主席紀念音樂會”。

  3月22日,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獲悉約翰休被遣事件後表示,“雖然我們對這名(前)市議員的訪問沒能按計劃進行感到失望,但中國有權控制他們對外國人出入境的政策和程式”。

  另據《澳大利亞人報》22日報道,費爾法克斯集團前駐華記者、澳總理和內閣前國際事務首席顧問約翰加諾特21日前往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作證,在美國人面前喊冤,聲稱中國的“干涉”問題已成為澳美反情報執法的巨大挑戰。加諾特稱,中國的活動正變得“公然和強勢,無法繼續視而不見”。他稱,“全球有6個民主國家正在對此進行重新評估,包括澳大利亞和美國,還有更多國家正在加入進來。”不過報道同時指出,加諾特並未為其説法提供證據。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很多澳大利亞媒體人並不喜歡加諾特,認為他傲慢無知。此人的父親曾是澳大利亞駐華大使,他本人也在中國工作過數年。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