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趁機攪渾水!美國為澳大利亞“反華潮”煽風點火

2018-02-28 09:41: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王未來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欣】在被兩家出版社取消出版計劃之後,渲染“中國滲透”澳大利亞的反華書籍《無聲的入侵——中國如何將澳大利亞變成傀儡國家》26日“終於”面世。報道這一消息的是美國右翼網站布賴特巴特新聞網。與此同時,給澳大利亞反華情緒煽風點火的還有美國官員。美國負責亞太防務政策的最高級別官員薛瑞福在接受澳媒採訪時説,澳大利亞遏制中國隱性干涉的舉動“喚醒”了世界。然而事實上,在澳國內,這本反華新書都已經被批為“可能引發偏執和妄想”。

  《無聲的入侵》的作者是澳大利亞查爾斯特大學公共倫理學教授克萊夫漢密爾頓,他曾是前澳大利亞綠黨成員。布賴特巴特新聞網26日稱,這是一本講述中國“廣泛滲透”澳大利亞組織和機構的書,但此前因中國政府向出版商不斷施壓而難以出版。

  該報道説,該書本來交由澳大利亞艾倫與昂溫出版社于去年11月出版,但該出版社在最後一刻取消出版計劃。今年1月,墨爾本大學出版社成為第二個取消出版該書的出版商。據稱原因是該校一名官員擔心,一旦出版該書,中國政府可能限制中國學生到墨爾本大學留學。布賴特巴特新聞網為該書“抱不平”説,在澳大利亞書店或者圖書館,隨便都能找到指責美國中央情報局控制澳大利亞政府和機構的書籍,沒有人在乎這些內容。但一本關於中國的書就引起中國方面憤怒和威脅性的回應。報道甚至聲稱,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教授瑪瑞佈雷迪因為撰寫中國滲透紐西蘭政府和機構的報告,家裏遭遇入室搶劫。

  近一段時期澳國內泛起“反華潮”,美國顯然想把水攪得更渾。據《雪梨先驅晨報》27日報道,美國國防部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部長薛瑞福日前在接受澳大利亞費爾法克斯新聞集團採訪時説:“澳大利亞讓很多國家警醒:審視一下中國在他們國家的活動。澳大利亞公佈中國的很多活動並訴諸行動,包括競選資金法。這對我們幫助極大。”他稱美國也在審視中國的活動,特別是在美國高校當中。

  薛瑞福是對華強硬派,“重返亞太”戰略的倡導者。他的這番言論遭到網友嘲諷。網友“scan image”在《雪梨先驅晨報》留言説,“一週之內,美國高官稱讚我們讓世界警惕中國,一艘美國戰艦被命名為‘堪培拉’號,總理特恩布爾用‘配偶’形容澳美關係。我們什麼時候會發動戰爭呢?”網友“菲爾基夫”稱,美國這是在試圖迫使澳大利亞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漢密爾頓有關中國在澳影響的新書可能引發偏執和妄想。”澳大利亞雪梨大學歷史學系講師大衛布羅菲批評説,這是一本具有潛在危險性的書,為澳大利亞反華的政治勢力提供彈藥。澳大利亞廣播公司27日援引布羅菲的話説,澳大利亞應該冷靜下來,理性看待中國在澳大利亞的影響力,不要進行危險性回應。他在最新一期《澳大利亞書評》上寫道:不願意面對澳大利亞本國的腐敗等種種失敗,而是將責任推到中國身上,貫穿於今天澳大利亞對中國影響力的恐懼之中,也反映出澳大利亞社會“深深的病態”。

  新加坡《海峽時報》27日發自雪梨的報道説,澳大利亞正在就中國對該國的影響進行論爭。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計劃抑制中國干涉澳國內事務,不過,他被敦促避免將在澳華裔妖魔化。其中,就有來自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對特恩布爾對華立場的尖銳批評。

  陸克文26日在《澳大利亞人報》上撰文稱,特恩布爾對中國態度的大轉變,從辯護者到麥卡錫主義源於他在國內政治的弱勢地位。特恩布爾政府通過把工黨描繪成裏通中共的一夥,並通過他反對“外國勢力影響”的“聖戰”來誣衊120萬澳大利亞華人和他們對澳大利亞的忠誠,以此作為他的政治機會。“我們付出的代價是澳大利亞利益在最重要的戰略關係之一中遭受到長期損害。”他提醒澳大利亞需要系統的、全面的、全國性的中國戰略。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