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澳前外長:澳反華立場是為迎合美國而誤入歧途

2018-02-22 08:31: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21日,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啟程前往美國訪問,從他出發前幾天開始,兩國輿論就不斷鼓吹“抗衡中國”的論調。澳媒披露,澳方正與美國、日本和印度商討推出一個聯合基礎設施計劃,以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競爭,抗衡北京的影響力。

  一年多前,特恩布爾曾被上任之初的特朗普“怒摔”電話;如今,作為美國“印太戰略”的急先鋒,澳方越來越會哄“大哥”開心了。然而,拉幫結派對澳大利亞自身以及它口口聲聲的“亞太安全”真的好嗎?“澳大利亞的反華立場,是為迎合特朗普而誤入歧途的嘗試。”澳大利亞前外長鮑勃卡爾撰文批評説,如果堪培拉要跟著華盛頓“你去哪兒我就去哪兒”,那它已經走向了極端。

  對於美澳日印醞釀的聯合基礎設施計劃,一些分析並不看好。俄羅斯《生意人報》21日援引卡內基莫斯科中心主任加布耶夫的話説:“很顯然,四國提出的這一計劃旨在對抗中國的戰略。然而很難相信,這一計劃在特朗普執政時期能夠實現。特朗普已宣佈削減許多對外項目。對抗‘一帶一路’最有效的方法是完成TPP的建設,但特朗普政府宣佈,這一協定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並退出了談判。”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專家的話稱,那些與中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的國家不願站在美國一邊反對中國,它們不想成為美國加強自己在本地區地位的工具。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不存在任何排他性,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競爭或者替代概念。”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2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本著共商、共建、共用的原則歡迎包括美澳日印等世界各國和地區的參與。如果美澳日印做的事情,與“一帶一路”的理念一致,那就是響應中國號召、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積極努力的體現。如果他們做的事情,與“一帶一路”的理念背道而馳,那就不是“競爭”或“替代”的問題,而是與世界潮流背道而馳的問題了。

  針對美澳日印在安全合作上的強化,刁大明認為,的確有在地區安全議題上落實所謂“印太”概念的意味,但考慮到各種因素,這個所謂的“四國聯盟”是否能最終成形還有很大的疑問。特朗普政府在經濟上無法回應盟國訴求,也不願意分擔盟友的安全責任,只希望盟友協助其維持在亞太的主導地位。其他三國也各懷心事。

  “澳大利亞的反華立場,是為迎合特朗普而誤入歧途的嘗試。”澳大利亞前外長、雪梨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院院長鮑勃卡爾20日在香港《南華早報》撰文説,在過去12個月裏,特恩布爾把澳大利亞定位為最反華的美國盟友。堪培拉可能天真地認為,在特朗普的領導下,華盛頓看起來搖擺不定,因此,澳大利亞必須更加瘋狂地結盟表忠心。“你去哪兒我就去哪兒”成了這種情緒的表達。如果是這樣,那麼它已經走向了極端。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