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專訪黃細花:“以人為本”推動西藏旅遊業高品質發展

2018-03-16 09:4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5日訊(記者 裴小閣  陳佳琪)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之後,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日前,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惠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黃細花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時表示,鄉村振興戰略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産業興旺起來,而鄉村旅遊便是發展鄉村産業經濟的一個重要抓手。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惠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黃細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佳琪攝 

  黃細花表示,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不僅可以豐富鄉村的産業結構,還能帶動鄉村居住環境、基礎實施的改善。尤其是在網際網路時代,移動支付讓人們的出行更便捷,鄉村旅遊就像一個移動的錢袋子,青山綠水被轉化為旅遊産業之後,通過遊客的移動又實現了金山銀山的轉化。農民以農為根,以旅遊為本,通過參與鄉村旅遊事業,腰包也鼓了起來,變得越來越富有了,這也是進入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綠色、生態、可持續的發展的必然要求。

  西藏林芝的魯朗國際旅遊小鎮是廣東對口支援西藏的標誌性工程。2016年3月,黃細花作為援藏幹部,接管運營投資超過35億元的廣東援建項目──林芝市魯朗國際旅遊小鎮。黃細花介紹説,西藏擁有豐富的雪山、峽谷、高原、草甸等世界上頂級的、不可替代的生態資源,同時還擁有特有的、厚重的、純樸的藏族民俗文化。不論自然資源,還是生態文明,都是西藏旅遊業與生俱來的、取之不盡的源泉。正因如此,西藏的鄉村旅遊始終以綠色、生態、宜居、宜遊的發展目標進行科學的規劃,合理的開發和利用,以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

  以魯朗小鎮為例,先後對景區、景點的廁所進行合理化改造,籌建垃圾轉運站、污水處理廠;開展鄉風文明建設,建立鄉風文明公約;挖掘民族文化,舉辦賽馬、牧歌比賽;建立鄉村雙創基地,鼓勵百姓開辦旅遊民宿等等,這些也都是鄉村旅遊發蓬勃發展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如今的魯朗也變成了名符其實的“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藏文化特色小鎮。

  進入大眾旅遊時代,全域旅遊先後兩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對此,黃細花認為,這充分説明旅遊已經成為大眾生活的一個剛性需求,旅遊産業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個可持續性産業,也是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美好生活的具體體現。旅遊業的高品質發展不僅是旅遊部門的事情,還需要多個部門聯動起來協同發展。結合西藏地區旅遊業的高品質發展目標,應立足當下“以景為核心”的資源型發展模式,突出“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針對遊客“高反”心理,科學規劃旅遊線路,使服務更加貼心,交通更加人性化。通過旅行,不僅讓遊客感到消費有所值,欣賞到美麗純潔的自然生態,還能提升當地百姓發生活水準。與此同時,西藏還應立足自身資源優勢不斷擴大開放力度,充滿信心向海外展示其獨特的美,吸引更多國際遊客入藏體驗和旅遊。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