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新風貌——軍隊代表委員風采錄》第九集:軍隊人大代表王建國:紮根基層無問西東

2018-03-15 18:17:00
來源:海峽之聲網
字號

  海峽之聲3月14日北京訊(記者 王倩 任婧 曹婷)“立德立言,無問西東”!這是清華大學的校歌,也是電影《無問西東》的出處。影片呈現了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為了追求理想所展現出的風骨和胸襟,而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像《無問西東》裏的陳鵬一樣,投身科研事業,遠赴大西北,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我們軍隊裏有很多這樣的科研人員,克服了很多艱苦的環境,投身國防科研事業。”他叫王建國,軍隊人大代表,一位紮根基層三十多年的科研人員。

  紮根邊遠荒漠是王建國工作的日常。“80年代初剛到戈壁灘執行任務的時候,喝的水都是苦的鹽鹼水,洗好澡之後手一抓身上全是白的鹽鹼。”提及當年搞科研時的艱苦,此時的王建國爽朗地笑了。他説他們這一代是“承上啟下”的一代,老一輩的科研工作者比他們艱苦很多。他很自然地提及了自己的恩師——紮根戈壁30年的已故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師大教授喬登江。 

  9歲失去右眼,21歲秘密入黨,35歲走進大漠,60歲戰勝癌症,69歲當選院士,82歲再披戎裝……喬登江教授傳奇的一生,為新一代革命軍人立起了模範標桿,也深深感染著他的弟子王建國。“導師老跟我們説,沒有共産黨領導我們現在不可能這樣。所以他對黨的情懷,對國家強盛的執著是我們每一個科技工作者應該學習的。”

  恩師的革命情懷一直引領著王建國在科研這條路上執著前行。他説作為科研人員,有兩點應該遵守:一是對黨無比的熱愛;二是對國家強盛目標的追求。“習主席講不忘初心,共産黨員的初心就是國富民強!”王建國堅定地説。

  這次上會,王建國關注的是科技如何興軍?他提了兩點建議:一是科技如何與軍事深度融合;二是結合軍事的需求,把科技運用於武器裝備。王建國説關於科技興軍,涉及的範圍很廣。比如現在提出的軍民融合,軍民融合不僅僅是“軍轉民”,還有“民轉軍”。現在很多科研院所包括高校,擁有先進的技術,應該結合軍隊的實際需要,進行軍民科技成果的轉化。同樣地,軍轉民的部分,比如我們的核技術如何在醫學領域的轉化運用,這些都值得很好的探索。

  王建國同時還提及了科研成果在實戰化訓練方面的建議。“如何利用科研成果構建實戰化訓練的逼真戰場環境?”是王建國比較關心的,他提議,在訓練中設置更加複雜的環境。

  王建國説,強國必須強軍!這是一個使命要求,也是對所有科研工作者提出的最高要求。只有紮根基層,為國家的強軍事業扎紮實實地做些工作,才能不負使命。不忙的時候,他常常給學生們講故事,講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的故事,講他們如何在艱苦的條件下為我國的科研事業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發展中的難題,講他們的革命情懷和奮鬥精神……王建國説,希望年輕的科研工作者將這種革命情懷傳遞下去!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