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8中國管好“錢袋子”關鍵的12句話

2018-03-09 15:47: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北京3月9日電(何凡)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9日舉行記者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在“金融改革與發展”主題下,記者會問答內容涉及到貨幣政策、外匯儲備、匯率利率、金融業對外開放、房貸政策、人民幣國際化等。事關每個人的錢袋子,快來關注最新情況。

  【M2】實際上整個中國廣義貨幣這個池子裏的錢可以用得更有效率,一旦用得更有效率以後,也並不見得就是説資金就緊張。

  【利率】央行是否將跟隨美聯儲腳步提升利率這個問題,我們看中國的貨幣政策主要是依據國內經濟和金融形勢,我們要進行綜合考量。

  【準入】現在,我們進入新的階段後,確實在市場準入方面對外開放可以膽子大一些,開放的程度更高一些。

  【開放】放寬或取消外資一些股比限制。實際上這是體現了內外資一視同仁,這並不意味著放鬆監管。外資金融機構要準入或者開展業務的時候,依然要按照相關的法規進行審慎監管。

  【外儲】往前看,我國經濟基本面比較穩定、穩中向好,匯率也比較穩定,雙向波動。未來,我國外匯儲備仍然會保持一個基本穩定的水準。

  【人民幣國際化】中國是穩步地、漸進地推進資本項目的可兌換,還存在著一些個別方面的限制。這些限制也會逐步有序放開。放開以後,人民幣國際化還能夠進一步地向前邁進。

  【風險】防風險、防危機歷來都是金融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防風險和改革不是對立的東西,而應該是一致的東西。

  【房貸】人民銀行會督促商業銀行嚴格落實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對住房貸款執行差別化的定價,積極支援居民特別是新市民購買住房的合理需求。

  【杠桿】債務增長較快的情況現在已經平穩下來。大家應該看到,現在已經進入到穩杠桿和逐步降低杠桿的階段,這個趨勢還是很明確的。

  【監管機構改革】我們機構改革還是主要依據中國國情,也參考了國際上各種不同的金融監管機構的設置,參考的過程中研究了所謂“雙峰”監管的體制,但是,我們目前覺得還是要觀察一段時間,不是説我們就要採用“雙峰”監管的尺度。

  【資管】人民銀行正在會同相關部門修改《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産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履行完相關程式後,會儘快向社會公開。 

  【金融科技】有一些技術方案有可能冒的風險太大,結果出問題的時候使消費者受損失。特別是對大國經濟來講,我們一定要避免那種實質性、難以彌補的損失,所以要慎重一些。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