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周小川提示投資者:新的金融産品一定要學懂了再考慮用

2018-03-09 14:35: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9日上午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從近幾年的實踐來看,類似于P2P和比特幣這樣的金融創新往往是起于微,但是發展蔓延十分迅速。我的問題是,我們未來考慮構建什麼樣的創新監管的體系或機制,來確保對這種金融活動萌芽早發現,對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早的預防呢?謝謝。

  周小川:應該説這也是最近出現的新課題,過去金融系統其實一直是跟科技創新配合得相當好,而且金融系統歷來是科技創新的一個非常忠實的擁護者和應用者。大家可以想像,從早期電腦開始出現,從早期所謂通信系統開始改建,從遠端通信的出現,電腦網路的出現,你在社會上看到金融行業不管是銀行、證券市場來講,都是電腦最大的買戶,也是網際網路非常大的使用者。金融系統很早也是所謂雲存儲的使用者,最早來講大規模存儲客戶數據都是在銀行系統發生的。我們金融交易所包括股票交易所在內的都是聯網通訊、高速計算、數據挖掘,都是最忠實的“雲算者”。

  周小川:最近出現了一個情況,有一些技術發展比較快,跟常規不太一樣,另外科技應用直接導致他們創造新的金融産品,創造新的金融市場板塊,這種做法過去不多。新技術出來以後,他們去用,用的過程當中基本上還是把握住了應用的方向和範圍。現在是有一些新的,這個新的東西我們第一是表示要密切跟蹤,共同合作,再有是如果新的技術馬上就投入運用,成為新的金融産品或者新的金融交易市場的板塊,我們認為要慎重。按照現在的規則,你該申請的還要申請,該評估的還要評估,穩健以後再進行。同時我們特別強調一條,就是消費者保護和投資者保護,你要注意這些東西它是會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的效應。

  周小川: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加強投資者教育或者消費者教育。要知道對於一些特別新的産品,大家都沒怎麼摸過,過去都不怎麼知道的,一定要學懂了再考慮去用,你要用的話,就自擔風險,要自己搞清楚,否則的話,也不是完全靠監管能夠管得住的。一方面監管要想辦法學習跟上新的形勢,另一方面有一些規則還是要堅持。最後還要加強對消費者、投資者的宣傳教育,樹立自我負責的態度。謝謝。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