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周小川談比特幣:會讓人産生可以一夜暴富的幻想

2018-03-09 14:33: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9日上午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近兩年,比特幣、ICO融資、虛擬貨幣平臺等一直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我們看到央行和各個監管部門採取了強力的監管,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請問這是出於何種考慮,下一步我們將出臺什麼樣的監管政策?謝謝。

  周小川:剛才您説到的那些措施可能您已經都觀察到了,您是説背後怎麼考慮。首先,我們剛才已經回答了跟此相關的問題,意思就是央行比較早就動手關注金融科技方面的新技術,並組織了研討會,成立了研究所,在這方面付出了力量,同時進行了多方案的研究,這首先表明我們對科技的總體態度。同時,我們也很關注像區塊鏈和分佈式記賬技術的應用。但與此同時,我們認為這些研發應該比較慎重,像比特幣和其他一些分叉産品的一些東西出的太快,不夠慎重,如果迅速擴大或者蔓延的話,有可能給消費者帶來很大的負面的影響。同時,也許也會對金融穩定、貨幣政策傳導,都會産生一些不可預測的作用。因此,我們主張,研究一些新東西是好的,但是除了市場的動力以外,還要考慮全局、大局,不是要鑽一些政策空子,搞出一些什麼爆發性的事件。

  再有,你在投入真正運作之前,一定要考慮跟消費者的關係,跟投資者的關係。因此,如果在測試還不太充分,或者測試結果也沒有得到廣泛認同的情況下,迅速擴大會可能出現一些問題。所以,從央行的角度來講,第一是不慎重的産品先停一停,有些有前途的産品也必須經過測試、經過認證,確實比較可靠了以後再推廣。所以,大家注意到我們央行的做法是去年8月底先把ICO停了,後來緊跟著,我們是不支援比特幣和人民幣的直接交易的。再有是,把現在的所謂比特幣一類的虛擬貨幣像紙幣和硬幣、信用卡一樣作為零售支付工具,目前我們沒有認可,銀行系統不接受,也不提供相關的服務,這就是背後的考慮。

  未來的監管,首先它是很動態的,它是取決於技術的成熟程度,也取決於最後測試試驗、評估情況。所以,這個應該説還有待觀察,也不是説馬上就要拿什麼樣的監管措施。也像我剛才所説的,在考慮這些新技術的同時,在服務的方向上要清楚,我們不太喜歡那種創造一種可投機的産品,讓人家都有“一夜暴富”的幻想,這不是一件什麼好事,而是強調要服務實體經濟。

  既然是説想搞數字貨幣的話,你要考慮確實給消費者、給零售市場帶來效率、帶來低成本、帶來安全隱私的保護。另外,你要考慮大局,這個東西不要起到説跟現行的金融穩定,跟現行的金融秩序直接相衝突。當然,如果説是技術發展會對原有的金融秩序帶來改變,也需要比較慎重地進行研究、進行論證以後再出臺。所以,總的來講,技術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也在逐漸摸索,在摸索過程中,説不上一定就是未來有某種確定的監管政策。研究這些問題,央行也是和市場人士密切配合,聽取廣大公眾特別是媒體的意見。謝謝。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