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毅外長,下次記者會能否給我一次提問機會?

2018-03-09 13:22:00
來源:華廣網
字號

  “這個世界上,各種話題層出不窮、花樣翻新,就像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浪花,一時引人耳目,轉瞬歸於平寂”;“建立起互信,喜馬拉雅山也阻擋不了相互加強友好交往;缺乏互信,一馬平川也難使雙方走在一起”;“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可能阻擋中國最終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歷史終將證明,誰只是匆匆過客,誰才是真正的主人”……8日上午,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梅地亞新聞中心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答問過程中金句頻出。

  3月8日是全世界女同胞的節日,在記者會一開始,王毅外長向全體女同胞以及現場女記者問候節日快樂。作為王毅外長粉絲之一女記者,三?八婦女節能與王毅外長一起度過實在是好福利啊!

  兩個小時的記者會,王毅外長共回答了22個問題,刷新了紀錄。整場記者會資訊量滿滿,涵蓋中美、中印、中日、中俄、南海、朝美關係等,揭示出中國對外關係的真諦。

  中國的多邊外交 

  在回答記者有關元首外交重要作用和影響的問題時,王毅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作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設計師,親自擘畫和推進了精彩紛呈的元首外交。習主席遍訪世界57個國家,接待了110多位外國元首訪華,這些重大的外交行動不僅極大增進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有效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也為解決當今許多全球性問題指明瞭方向。

  針對國際上開始新一輪“中國威脅論”的炒作,王毅表示,隨著中國的持續發展,“中國崩潰論”自己先崩潰了,變成了一個國際笑柄;“中國威脅論”雖然有了新的翻版,但卻更加不得人心。因為事實勝於雄辯。

  在評價半島局勢時,王毅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來形容。他説,儘管隧道的盡頭已經顯露曙光,但是前行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

  關於“印太”戰略圍堵中國的話題,王毅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這個世界上,各種話題層出不窮、花樣翻新,就像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浪花,一時引人耳目,轉瞬歸於平寂。”

  “同唯一合法代表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建立外交關係,開展正常合作,顯然是順應時代潮流的正確選擇,也完全符合這些國家和人民的自身和長遠利益,當然是大勢所趨,而且勢不可擋。”王毅外長在回答記者關於臺灣輿論所擔心的“雪崩式斷交潮”是否會出現的問題時如是説。王毅表示,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兩岸同屬一中是推進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關鍵所在。解鈴還須繫鈴人。臺灣當局應該儘快回到“九二共識”的正確軌道上來,這樣兩岸關係才能重新開闢和平發展的光明前景。

  記者的幸運 

  俄通——塔斯社記者基裏洛夫在中國工作生活25年,他風趣的稱自己是在中國工作的最老記者之一。他在記者會上向王毅外長提出的問題是“作為上海合作組織擴員後的首任輪值主席國,中方希望通過今年主辦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實現什麼目標?”基裏洛夫表示,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是一個國際參與性很高的峰會,各個國家都可以在其中發聲,尤其俄羅斯是中國的鄰國,中國是俄羅斯最大貿易夥伴國。“我希望像剛才王毅外長所講的那樣,峰會能助力成員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實現上合組織的全方位發展。”基裏洛夫説。

  記者的遺憾 

  記者會時間有限,對於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來説有收穫也有遺憾,在記者會結束時王毅外長起身的那一刻,一位香港媒體記者大聲發問,日前美國參議院出臺的“臺美旅行法案”,您做如何評價?王毅表示,我們要求美國嚴格恪守對中國的承諾,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這位香港媒體記者的提問也是在場臺灣媒體記者所關心的話題。臺灣東森電視記者楊釗説,很遺憾記者會上沒有臺灣記者的提問,楊釗説:“我認為關於‘臺美旅行法案’,即便通過了也是象徵大於實際,因為這與 ‘一個中國’的原則相抵觸,這對中美關係會有極大的影響。”

  在記者會後直呼沒能提問太遺憾的還有來自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魯健,他説,國防預算、裝備發展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但遺憾沒能得到提問機會。魯健説,王毅外長對於每個問題的回答展現了中國外交的自信和智慧,中國在與世界各國打交道時都繼承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為貴”。他以“臺美旅行法”的話題舉例表示,一個國家的發展心態十分重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的“寬廣的太平洋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世界各國也應該多多了解“和為貴”這三個字的意涵。(宋璟卉、鄭敏)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