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解讀預算報告:減稅降費1萬億元 實體經濟最受益

2018-03-09 13:02: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3月8號和9號,全國人大連續兩天對被稱為“國家賬本”的全國預算報告進行審查。根據這份報告,今年積極財政政策取向不變,減稅降費仍是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舉措之一。而且要在過去5年減稅降費3萬億元的基礎上,今年進一步減輕稅費負擔1萬億元,實體經濟將受益最多。

  根據預算報告,預計全年再減稅8000多億元。加上進一步清理規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各種收費,將減輕稅費負擔1萬億元以上。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白景明:前面已經連續五年都實行減稅降費,我們累計減稅這五年兩萬億了已經,降費這一塊也是數千億,接近上萬億,我們合計差不多減輕市場主體的負擔三萬多個億。你是在前面這麼大幅度的減稅降費基礎上我又減,又減上萬億。

  中央財經大學預算管理研究所所長 李燕:繼續實施減稅降費,也就是説著眼放水養魚,目的是進一步減輕企業的負擔,增強經濟發展的後勁和企業轉型動力。

  今年減稅最大的一個動作就是,國家將按照三檔並兩檔的方向,調整增值稅稅率水準,重點降低製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稅率。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白景明:按照十九大報告,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體系當中主攻方向是發展實體經濟,我們這次增值稅的減並,重點是要為這些實體經濟減稅,為發展實體經濟創造條件。這個就説明我們的稅收政策是緊緊圍繞我們的國家戰略,服務全局、著眼長遠一個制度安排。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