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更有好景在後頭

2018-03-06 13: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文/李舟仁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
  誰都可能成為誰的風景。百餘年前,文學大師卞之琳對與你我息息相關的人生風景勾出了如此神來之筆,至今,似乎再無大師敢出其右了。
  李萬軍用心良苦的這部長篇報告文學,不僅引起了全國報告文學界的高度關注,而且還在社會上引發了強烈的反響與共鳴,成為當下一道怒放的文學風景,這在當地文學史上實屬罕見。“全國脫貧模範”王新法當過兵、從過警,幾度風雨,幾度春秋,也曾蒙冤入獄,但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用信仰作筋骨,視人民為父母,不遠千里來到湖南省石門縣南北鎮的薛家村,四年如一日,“吃的是自己的飯,花的是自己的錢,幹的是老百姓的活。”直至最後將生命融入這方水土,這難道不是一道靚麗的風景?李萬軍原本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業餘作家,一個普普通通的派出所民警,單就本職工作就常常壓得他喘不過氣來。雖然常德市文聯與跟他有過一次君子約定,可後來的層層重壓和經濟負擔,足以使他望而卻步或打道回府,但他沒有選擇退卻,而是在王新法精神的感召下,義無反顧,選擇了逆火前行,將原定的采寫計劃,一改再改,不斷突破和超越自我,從而寫就這部被評論家譽為“中國報告文學高地上凸現的一座高峰”意義的傳世之作,這難道不是一道怒放的風景麼?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捧讀作品,思來想去,大概再沒有比這兩句詩更貼切的詮釋了。王新法殉職後,很自然地成為了全市全省全國的一道風景,彼時,李萬軍同千千萬萬的人民群眾及媒體人一道,都擠在“薛家村之橋”上觀看王新法這道風景,不想,在這千千萬萬的觀景者中,李萬軍鶴立雞群,脫穎而出,一不小心就成為了“樓上人”眼裏的風景。這可絕不是什麼偶爾天成和機緣巧合,而是因為他幾十年來文攻武略和時刻準備的結果,而是因為他眼光獨到和匠心獨運的成果,而是因為他廢寢忘食和舍我其誰的必然。
  王新法因為信仰,所以執著,死而後已;李萬軍《因為信仰》,應時而生,震撼人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而這,恰恰又是總書記最為關切的建立在全國各族人民總體消除貧困基礎之上的新要求;對此,李萬軍的《因為信仰》幾乎是與總書記的講話異口同聲,不謀而合,渾然一體。悠悠中華,龍的傳人,五十六個民族,薪火相傳,生生不息,上下五千年曆史昭示我們,我們的希望在田野上、在崇山峻嶺中、在老少邊窮區、在最後一個精準脫貧村裏。正是本著這樣一種理念,李萬軍在《因為信仰》中用他的神來之筆為我們開啟了一場規模宏大的鄉村交響音樂會,他時而上下擊鼓,左右開弓;時而策馬奔騰,馳騁萬里;時而潺潺流水,高山仰止;時而天地人和,古今中外。
  話長筆短,於此,還是讓我借各位評論家之言和媒體人之口來窺一斑而知全豹罷。湖南文理學院教授、《武陵學刊》執行主編張文剛先生讀了這部長篇報告文學,以《富有學術精神的文學寫作》為題作了長篇評説,並刊發在《武陵學刊》2017年第6期上。他在近萬字的評論中,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經震撼時代的《哥德巴赫猜想》《大雁情》《神聖憂思錄》類比到了融小説、散文、通訊和政論等多種文體于一體的《底色》,鮮明的點明瞭李萬軍的新作極具“跨文本”特徵,創新了報告文學寫法,是一部近年來少有的滲透了學術精神的精品力作。中國傳記文學作家吳志雲,讀罷《因為信仰》,激情難抑,他説:“王新法這座豐碑,用信仰做筋骨,以信念為血肉,鑄就了足以讓人仰視的崇高形象。李萬軍以此為指向,把王新法充滿傳奇的人生故事,歸聚到薛家村發生歷史性變革的終極,淋漓盡致地演繹了王新法敬畏信仰、為了信仰、實踐信仰、昇華信仰的遞進過程和發展路徑;從而讓讀者與主人公同悲同喜、同泣同歌,一起向崇高的信仰膜拜,一起為信仰的追求禮讚……。李萬軍在還原王新法向精神高地行進的鏡頭中,運用海量的各種素材和近乎現場的實景,充分地展現了王新法豐富的、有質感的精神世界……。報告文學出現‘李萬軍現象’,是讓人欣慰的。李萬軍秉承信仰的理念,寫實踐信仰的人物,不失為新時代報告文學寫作的經典和範例。”週末詩畫在微信公眾號上發佈的《公安作家寫就“因為信仰”成為扶貧新教材》一文這樣説道:“相較于‘扶貧楷模’王新法,李萬軍用他的紙和筆、言和行,不僅為王新法樹了碑、立了傳,而且為石門縣薛家村代了言、扶了貧,不失為近年來文藝界涌現出的一個智力與文學扶貧典範。”
  該書的刊載出版後,首先引發了傳統媒體、網際網路站的轉載評論高潮。在湖南、常德所有平面媒體電視新聞達到了全面覆蓋,其次是手機客戶端也出現了近年來宣傳正面典型少有的火爆景象。如,百度搜索“報告文學《因為信仰》”主頁顯示閱讀量高達18200條,有25家微信公眾號對“報告文學《因為信仰》”進行原創推介,各家網站對本書原創評論和媒體推介文章也超乎想像,像龍源期刊網、知網、鳳凰網、搜狐網等各大知名網站都紛紛竭力轉載和傳播該書相關述評。中國報告文學界評論的大家也先後對該書進行了點讚和首肯。完全可以説,李萬軍的《因為信仰》刷新了本土作家因創作一部書即形成社會新聞熱點的記錄。同時該書作者李萬軍也被各級社會組織和有志之士看好,被應邀參加了多場社會公益事業活動。
  讓我們一道為李萬軍的《因為信仰》鼓與呼吧,期待著更好的風景在後頭。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