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製造2025”成兩會熱點 代表建議發展智慧製造和服務

2018-03-06 11:15:00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王高飛):“中國製造2025”是在新的國際國內環境下,中國政府立足於國際産業變革趨勢,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國製造業發展品質和水準的重大戰略部署,其根本目標在於改變中國製造業“大而不強”的局面。出席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們緊跟時代趨勢,積極提出建設“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發展“智慧製造”和“智慧服務”,培養大國工匠人才等多項建議。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80306005237 

  全國人大代表徐冠巨

  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對記者説,“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智慧製造的國家命題,他認為,要想實現“中國製造2025”,就須實現“智慧製造”,而“智慧製造”又需要“智慧服務”。

  徐冠巨提到的“智慧服務”,指的是供應鏈服務體系。徐冠巨説,目前中國已是製造業大國,但不是製造業強國,其中的原因,除了技術水準外,從當前我國大多數製造業企業來看,供應鏈服務體系是顯著的一大短板。

  因此,他提出建議稱,政府和企業要與“中國製造2025”同步,培育一批具有共用理念和平臺模式的供應鏈龍頭企業。國家以及各地區、各行業,都要齊心協力支援平臺型龍頭企業組織和協同産業鏈上的中小企業,形成若干企業高效協同、多種服務功能于一體的供應鏈服務平臺,為生産製造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系統化的生産服務解決方案。

  徐冠巨説,政府要鼓勵發展基於供應鏈的“務”聯網,引導和支援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在供應鏈領域的應用,將孤立的製造業企業和生産服務企業連接起來,形成互聯互通、高效協同的生産服務網路,從而為實現“中國製造2025”提供高效率、系統化的服務和支撐。

  全國人大代表、邯鄲市市委副書記、市長王立彤則在議案中提出,建議工信部支援邯鄲創建“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

  王立彤提出這一議案的契機是在去年11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創建“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的通知》。王立彤認為這一文件為更好地落實《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帶來了國家機遇。

  他在議案中寫到,“邯鄲市具備創建’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的産業基礎和發展前景,並在議案中分析了邯鄲獨有的優勢和競爭力:一是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迅猛;二是智慧裝備産業取得突破;三是新材料産業發展強勁;四是軍民融合産業特色;五是創新平臺支撐有力。這些條件都為邯鄲創建“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提供了較為優越的政策環境。

  在全國人大代表中,和徐冠巨、王立彤一樣關注“中國製造2025”的還有全國人大代表、瀋陽北軟資訊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張桂平,她提出了一項“關於實現’中國製造2025’培養大國工匠人才的建議”。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80306005751 

  全國人大代表張桂平(資料圖:2012年)

  張桂平提出,一要依託中國經濟發展的産業優勢,引進國外優質資源,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建設職業技術院校;二是建立和完善行業企業主動參與職業教育的激勵和保障機制,引導行業企業在職業院校培養目標制定、專業設置、課程改革、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教師培養等方面發揮作用;三是加強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建立與職業教育相適應的教師管理、培養、培訓體系,對職業院校急需的高技術技能人才,應放寬年齡、專業、學歷條件,鼓勵外聘懂技術的能工巧匠到職業院校任教;四是打通由專科起步的職業教育繼續至本科、碩士、博士的深造路徑,促進職業教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滿足“中國製造2025”對不同層次工匠人才的需要。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