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北京正在説”(三):説説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改革”關鍵詞

2018-03-06 09:10:00
來源:海峽之聲網
字號

  海峽之聲網3月6日北京訊(逸舟 小景 假衲 張玥 王倩 楊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改革”一詞被提及97次。“思想要再解放,改革要再深化,開放要再擴大”這一排比句的運用,彰顯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之際,還將繼續加大改革開放力度。

  改革,重在經濟增長結構與品質

  李克強在報告中表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産總值增長6.5%左右。這個數字,與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預測值持平,這表明政府對於經濟的預期更符合從高速度到高品質發展的轉變。“可能有人質疑,這五年我們的發展速度沒有以前那麼快”,臺灣省代表廖海鷹向海峽之聲記者表示,“但正因為調整了發展的速度,從而改變了發展的品質。”

  轉變也體現在産業佈局上。報告提出,推動整合電路、第五代行動通訊、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産業發展。可預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重心將由傳統産業向“發展壯大新動能”傾斜。同時,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智慧産業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對此,浙江省代表張天任用了“破、降、立”來形容: “破”除制度性障礙;“降”低經營成本,例如降稅減負;“立”則是支援企業進行科技創新。

  改革,暖在務實貼心的民生關注

  不得不説,讓人民大會堂在場媒體印象深刻的若干次熱烈掌聲,都響起于政府工作報告切實關注老百姓生活痛點的時候。有評論稱:“繼續減少農村貧困人口,取消流量‘漫遊’費,提高個稅起徵點,加強托幼全程監管……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直面民生熱點、焦點、難點,一系列惠民政策令百姓感到溫暖和振奮。”

  江蘇省代表薛建輝表示“最大的感受是務實,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送出了很多紅包,老百姓有獲得感和幸福感。”臺灣省代表陳雲英説,“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使老百姓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印象深刻。臺灣省代表張雄感嘆,政府關心的事,大到環保自然,小到精準扶貧,甚至關心到農村的“廁所革命”。臺灣省代表陳軍則認為,報告中詳實的數據、具體細緻的工作,且“直面不足,體現了這屆政府敢做敢當敢為的風範,讓老百姓隨著政府的信心也充滿了自信”。

  民心,是一個執政黨安身立命之本,以民為本的政府機制體制改革、政府職能改革,將促進民生環境更加友善,政企關係更為清朗。

  改革,驅動發展夯實定力與自信

  政府工作報告所贏得的最為熱烈的掌聲,來自涉臺內容:簡明扼要,層次分明,重點突出,鏗鏘有力。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受訪時表示:“掌聲,顯示了所有中國人共同的心聲。”

  上海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倪永傑對涉臺內容解讀道:“有‘溫度’,大陸與臺灣同胞的同胞愛、骨肉情;有‘力度’,即反對、遏制各種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與行徑,力度是前所未有,且要保障臺灣同胞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措施也是前所未有;有深度,深切呼喚兩岸同胞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

  兩會前夕公佈並實施的對臺“31條”措施,受到了臺商臺生的熱烈歡迎和響應。輿論説,大陸對臺“軟”的更軟,“硬”的更硬。其實,無論是堅硬如鋼的底線原則,還是柔軟暖心的惠臺措施,體現的都是大陸對臺大政方針的戰略定力與戰略自信。而這樣的定力與自信,正是源於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國家綜合實力的歷史性成就與進步。

  改革創新是當代中國的時代精神,是實現百年“中國夢”奮鬥目標的關鍵。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正如政府工作報告所説:“思想要再解放,改革要再深化,開放要再擴大。”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