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對臺政策大音稀聲,更顯定力和自信

2018年03月06日 09:02:00來源:海峽之聲網

  對臺政策大音稀聲,更顯定力和自信——析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涉臺論述

  海峽之聲網3月5日訊(作者:陳昕 陸堃 )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做了2018年度政府工作報告,涉臺內容一共236字,並無贅述,仿佛為以一種大音稀聲的方式顯示大陸對臺政策的戰略定力、戰略自信,以及落地更實。

  報告充分肯定過去五年對臺工作成效,指出“過去的5年,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加強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晤。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勢力,有力維護了臺海和平穩定。”事實確實如此,5年來,儘管臺灣經歷了政黨輪替等政治動蕩,但大陸方面一如既往秉持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不動搖,高舉反“臺獨”旗幟,盡力排除外界干擾,始終把握住兩岸關係大方向,繼續推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造福兩岸民眾,努力維護臺海和平穩定。

  對於今後對臺工作,報告提出“我們要繼續貫徹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任何‘臺獨’分裂圖謀和行徑。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兩岸同根,骨肉相親。兩岸同胞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必將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

  概括起來包括四個方面涵意:一是強調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即一中原則;二是展示反對“臺獨”分裂的決心意志;三是表達基於“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繼續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一貫態度;四是從歷史大勢、民族大義高度,呼籲兩岸同胞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共圓“中國夢”。

  中共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今年政府報告提到“兩岸同根,骨肉相親”,並繼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後再提“民族大義”一詞,呼籲“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這不僅僅是同胞親情呼喚,也顯示大陸方面確實堅持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全局來統籌推進兩岸統一進程,這是戰略定力的體現。

  報告一如外界所料,繼續強調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展現反對“臺獨”的決心意志。就在當天,中臺辦主任張志軍出席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會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絕不答應“臺獨”勢力“拆房毀田”,強調 “今天的中國大陸已經不是10年、20年、30年以前的大陸,我們反對和遏制‘臺獨’勢力的資源、手段、能力都更多更強。”這決心意志的背後展現的對是自己政策和兩岸大勢的戰略自信。

  繼中共十九大報告之後,“同等待遇”一詞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這是“兩岸一家親”理念的具體體現,體現了大陸為兩岸同胞謀福祉、辦實事,希望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的真心實意。結合不久前大陸多個部門聯手出臺31條惠臺措施,顯示了當前大陸對臺工作越來越能夠精準把握臺灣民意脈動,可謂落地更實。

  目前,“同等待遇”政策已在付諸實踐當中,大陸及各個省市積極出臺措施,為臺胞在大陸工作求學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讓兩岸民眾尤其臺灣同胞從交流中更有“獲得感”。無疑,“同等待遇”將助力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只要有效防範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兩岸關係面臨的風險,未來兩岸民眾在交融中共創美好生活的前景可以預期。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