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南方網評:落地落實積極財政政策 發揮穩定經濟增長關鍵作用

2020-06-10 18:44:00
來源:南方網
字號

  全國兩會結束不久,各地省級財政“一把手”8日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全國財政廳(局)長座談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重衝擊,做好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至關重要。特殊時期的這場財政座談會,傳遞出積極財政政策加快落地的最新信號。

  在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下,財政政策是實現宏觀經濟目標的重要工具。中央明確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專項債券等一系列積極的財政政策措施。當務之急,就是要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確保財政政策和資金儘快見到實效,發揮好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

  資金直達基層民生。疫情衝擊下,今年地方財政收入下滑較快,前四個月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同比下滑11.5%,極為罕見。另外,隨著2.5萬億元力度空前的減稅降費政策相繼落地,地方財政壓力更大。顯然,推動財力下沉是當前內外部環境下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的重要舉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新增兩個1萬億元,“資金直達縣市基層、直接惠企利民”。資金使用“一竿子插到底”,這種直達型的轉移支付方式是一種制度創新,對財政資金截留挪用作了必要的防範,最大限度保障資金下沉的精準性,避免“跑冒滴漏”和流向其他領域,讓惠企利民的效應最大化,將更好地促進特殊轉移支付主要用於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目標的實現。

  節用裕民過緊日子。政府過緊日子有利於百姓過好日子,可以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騰出更大空間。今年中央本級支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嚴把支出預算關口,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各地要嚴把支出預算關口,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按照零基預算理念全面梳理2020年預算,進一步壓減會議、差旅、培訓、出國等公用經費以及受疫情影響可暫緩實施和不再開展的支出項目……在當前應對疫情衝擊的特殊時期,財政收支形勢嚴峻程度前所未有,政府過“緊日子”無疑具有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利於推動解決民生領域的突出短板,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支撐。

  政府債券加快發行。發行政府債券是財政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適當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等,有助於進一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挖掘內需潛力,激發市場活力,培育內生動力,有效應對經濟運作中出現的短期衝擊和挑戰,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今年政府債券資金達到8.51萬億元,比上年增加3.6萬億元,增加規模前所未有,當前需要加快發行使用,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將專項債券資金用於中央確定的重點領域、重大戰略項目,帶動民間投資,有效支援補短板、惠民生、促消費、擴內需,儘早發揮債券資金使用效益。(南方網羅建華)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