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吉林舒蘭:“白雪真的給我們換來了白銀!”

2018-03-05 10:49: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編者按:“對老百姓來説,他們身邊每一件瑣碎的小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還是急事、難事。如果這些‘小事’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就會影響他們的思想情緒,影響他們的生産生活。” 

  許多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之江新語”中寫下了上面的話。人民領袖念茲在茲的,依然是那些與老百姓生活休戚相關的“小事”。 

  “現在每人平均收入有多少了”“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婦兒”“你那裏的遊客在村裏住宿嗎”……歷年全國兩會參加審議和討論,每一次噓寒問暖都是他“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最美注解。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人民網推出“習近平兩會上關心過問的10件‘小事’”系列特稿,在展現地方可喜變化和老百姓獲得感同時,重溫人民領袖的為民情懷。 

  “白雪真的給我們換來了白銀!”面對記者的採訪,吉林省舒蘭市二合雪鄉村孫家大院的女主人孫琳琳大大方方地説她“掙到了錢”。她之所以會這麼興奮,是因為她這是在向習近平總書記彙報喜訊呢! 

  2015年3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的審議時,關切地詢問當地旅遊業發展情況:“現在旅遊是熱點,旅遊收入多少?”“白雪換白銀換來了嗎?”

  落雪時間長、雪量大、粘度高,再加上四面環山、窩風存雪,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二合雪鄉村有了“白雪換白銀”的可能。

   

  長春凈月雪世界一角 記者王帝元 攝

  2016年年末,在舒蘭市政府的助推下,二合屯舉辦了第一屆冰雪旅遊節。敏銳的孫琳琳“嗅”到了商機,她當即決心投入十幾萬元,利用自家院子裏開農家樂。

  除了美不勝收的雪景,椴樹蜜、蘑菇燉小笨雞、高粱小燒、冷水魚、粘豆包、大煎餅這些特色美食也為農家樂增色不少。春節期間,孫琳琳家累計接待遊客700人次,成為當年二合屯最大的接待戶。

  “那是我們最忙活、也最開心的一段時間,整個雪季一共賺了十幾萬元!”孫琳琳的興奮溢於言表。

  數據顯示,舒蘭市第一屆冰雪節共接待遊客3萬多人次、收入80多萬元,平均每戶增收5500元。二合屯雪鄉村更被吉林市政府列入首批特色小鎮建設項目之中。

  在吉林,“靠雪吃雪”的不只是二合屯。

  近年來,吉林市龍潭區韓屯村調整發展思路,告別過去單一的賞雪觀凇模式,大力發展集冰雪遊樂、鄉村體驗、民俗表演、特色美食為一體的旅遊綜合體。

  2013年,韓屯村霧凇島全域僅有“農家樂”13戶,接待旅遊者16萬人次,旅遊收入1500萬元;2016年,農家樂發展到124戶,旅遊收入1.025億元。

   

  滑雪節的選手在雪雕前合影 記者王帝元 攝

  3年時間,霧凇島農家樂增長近9倍,旅遊收入增長近6倍,形成令業界矚目的“韓屯現象”。

  韓屯的成功不僅“點燃”了吉林省的冰雪旅遊市場,就連新疆等地也在借鑒“白雪換白銀”的思路,促進冰雪旅遊業轉型升級。

  從最初一地的探索到多地爭相借鑒,“白雪換白銀”已成為冰雪旅遊發展的新思路,為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提供了可供借鑒的典型案例。

  如今,冰雪旅遊已成為吉林省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和重要“推手”。2016年-2017年雪季,吉林省冬季冰雪旅遊累計接待遊客6199.0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160億元,超過吉林省旅遊總收入的40%。

   

  冰雪節上的擊鼓表演 記者王帝元 攝

  2017年春節黃金周,吉林省共接待國內遊客1067.89萬人次,同比增長20.02%;旅遊總收入96.99億元,同比增長28.13%。

  在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旅遊大數據中心發佈的2017年度冰雪旅遊目的地品牌影響力排行榜中,吉林9地上榜,冰雪“冷資源”變成了給老百姓帶來真金白銀的“熱經濟”。

  “冰雪産業快速發展,源於我們打出了一套政策拉動、項目帶動、産業聯動、行銷促動的‘組合拳’。未來,我們會繼續發揮優勢、補齊短板,通過旅遊業的發展讓老百姓收穫更多的實惠。”吉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楊安娣説。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