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代表委員暢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思想指引新征程

2018-03-03 13:56: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始終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校委委員 韓慶祥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只有堅持黨領導一切,才能確保我國各項事業順利推進,才能如期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有歷史、理論和實踐的邏輯。從歷史發展來看,先有中國共産黨後有新中國、由中國共産黨領導建立新中國的歷史事實,必然決定黨要領導國家的一切工作。從理論上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政治經濟體制等,都是由中國共産黨領導建構起來的,因而各方面的發展都要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之下。從實踐來看,中國共産黨要長期執好政,就必須積極應對各種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這就要求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政治領導即堅持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思想領導即要以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作為我們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組織領導即要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新時代要實現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必須繼續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本報記者 段宗寶整理)

  以人民為中心,推動人的全面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農墾五指山茶葉集團員工 符小琴

  以人民為中心,就是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5年多來我對此有切身感受。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海南這塊熱土上,黨和政府一大批惠農舉措落地生根。通過落實土地流轉,不少村寨在原先撂荒的土地上開始經營熱帶高效農業和共用農莊,農民既享受到土地帶來的分紅,又可以就近務工,收入翻倍。國家的生態補償政策讓山區村民當上了護林員,島礁漁民當上了護礁員,不少農民吃上了生態飯、旅遊飯。大家錢袋子鼓了,心情舒暢了……

  鄉村更美了,村裏人也更精神了。近幾年,海南村子裏建起了農家書屋,書屋裏擺放著農業、科普等書籍,村裏人也有了自己的文化驛站。現在,村裏人不但肚子飽了,精神食糧也豐富起來了。

  展望未來,人民有新的期待。邁向新征程,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持續深化改革,加快構建完善的民生發展體系和保障體系,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在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中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本報記者 齊志明 閆 旭整理)

  改革“一子落” 激發“全盤活”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東營市市長 趙豪志

  變則通,通則興。從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到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雄安新區的設立……一系列標誌性改革深入推進,讓“中國號”巨輪駛向復興彼岸。

  改革開放40年間,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在黃河尾閭山東省東營市,改革之風正勁。作為“因油而生、因油而興”的年輕石油城市,東營直面改革熱點,勇闖改革“深水區”,通過突破一個個關鍵節點,實現了“一子落”激發“全盤活”的效果,成為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樣板。

  2018年,面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擎改革旗幟,把群眾的感受和認可作為試金石,全力以赴打破各種“中梗阻”,搬掉“絆腳石”,消滅“攔路虎”,不斷把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掌握科學的改革方法論,盯著抓、反覆抓,讓全面深化改革改得準、行得穩。

  (本報記者 肖家鑫整理)

  新發展理念引領高品質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 南存輝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我們在破解發展難題中增強動力、厚植優勢,不斷朝著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邁進。

  5年來,我們以創新發展解決發展動力問題,以創新之力撬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以協調發展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各區域共同發展;以綠色發展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動力;以開放發展解決內外聯動問題,中國全球影響力日益加強;以共用發展解決社會公平問題,在共建共用中增強群眾獲得感。

  作為新發展理念的實踐者與受益者,近年來,正泰集團踐行新發展理念,大力提升智慧製造水準,推進太陽能光伏電站建設,助力我國經濟社會綠色發展……5年來,新發展理念助推中國經濟社會呈現新面貌。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強調,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這為全國各行各業的發展指明瞭方向。作為民營企業,我們要紮根新時代,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貢獻。

  (本報記者 李昌禹整理)

  人民當家作主 社會充滿活力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李文慧

  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黨的一貫主張。近年來,無論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商制度,還是民族區域自治、基層群眾自治,都積累了不少好經驗好做法,我國協商民主呈現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特點,人民群眾主體地位進一步彰顯,經濟社會發展充滿活力。

  在工作中,我深感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就是要充分體現人民意志、切實保障人民權益。比如河南省人大聚焦群眾切身利益問題,連續3年聽取省政府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報告,並打出立法、監督“組合拳”。如今,全國兩會的代表和委員們來自社會的方方面面,帶來了廣大群眾的聲音、意願和訴求,是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的生動體現。

  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等方面有了更高期待。這要求我們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不斷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將實踐中的鮮活經驗同中央要求、群眾期盼結合起來,使其固化為制度性、常態化安排,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凝聚起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磅薄力量。

  (本報記者 張 洋整理)

  全面依法治國 護航復興偉業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 馬一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從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高度,提出全面依法治國這一重大戰略部署,制定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

  5年來,制定民法總則、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預演算法等一批關係國計民生的法律法規,符合社會發展和人民意願;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基本法進行解釋,設立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誓制度等,法律的有效實施,讓公民權利落到實處;司法改革深入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加快推進,人權司法保障不斷完善……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執政興國,離不開法治支撐;社會發展,離不開法治護航;百姓福祉,離不開法治保障。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在更高起點上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黨正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深化依法治國實踐,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讓法治護航“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本報記者 賀 勇 金正波整理)

  核心價值觀 凝聚強大中國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話劇院導演 田沁鑫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大力推進、持續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持續的道德滋養。

  以文化人,文化本身就有教化育人的作用,借用藝術內容和方式開展教育,有利於人們增進對中華文化的認知、有利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説,藝術教育能讓更多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感知、認識、熱愛,讓他們在生活中感受中華藝術的美感和妙意,從而親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加熱愛國家。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産品創作生産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期待著國家統籌規劃,明確措施,科學配置政府、市場和社會等各方力量,促進文化市場的繁榮發展,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幫助人們更深刻理解和更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在行進中實現文化進步,凝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薄力量。

  (本報記者 王 玨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03日 06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