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書寫脫貧攻堅新答卷——我國五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巡禮

2018-03-03 13:4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 題:書寫脫貧攻堅新答卷——我國五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巡禮

  新華社記者侯雪靜

  “確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千年夢想將在我們這一代手中實現,中華民族將徹底解決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正在一步步接近現實。

  這是求真務實的五年——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村民龍先蘭在除夕前一天收到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的商標註冊申請受理通知書,曾經是孤兒,是貧困戶的龍先蘭,2014年在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開始養蜂,如今成為遠近聞名的養蜂能手,“有了自己的品牌,將來要讓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品質變品牌。”他説。

  十八洞村如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人平均年純收入由2013年僅1668元提高至2017年的10180元。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貧困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龍先蘭和十八洞村村民為代表的貧困群眾有著深切感受:

  ——2017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比上年末減少1289萬人,貧困發生率3.1%,比上年末下降1.4個百分點。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6853萬人,消除絕對貧困人口三分之二以上;

  ——2017年末,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加894元,實際增長9.1%。黨的十八大以來,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年均實際增長10.4%,實際增速比全國農村平均水準高2.5個百分點;

  ——貧困地區獲得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大幅增加,2013年至2017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累計投入2787億元,平均年均增長22.7%;

  ——電商扶貧帶動約274萬貧困戶增收,光伏扶貧直接惠及約80萬貧困戶,旅遊扶貧覆蓋約2.3萬個貧困村;

  ——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提高到80%以上,約421萬大病和慢性病貧困患者享受健康扶貧救治;

  ——約340萬貧困人口喬遷新居,600多萬貧困人口的危房得到改造;

  為了兌現莊嚴承諾,5年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挂帥出征,深入一個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30多次國內考察涉及扶貧,在重要會議、重要時間點反覆強調脫貧攻堅,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觀點,做出一系列新決策新部署。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創造了減貧史上的最好成績。我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確定的減貧目標,繼續在全球減貧事業中保持領先地位。

  “脫貧攻堅戰態勢已定,大局在握。”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説,實踐證明,黨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確的,脫貧攻堅的頂層設計和政策舉措是完全正確的。

  這是攻堅克難的五年——貧困群眾呼聲就是政策的發力點

  雲南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甸沙鄉魯六村民小組貧困戶袁鳳珍,剛從D級危房搬進安全穩固的磚混房,“扶貧幹部們不只是説説,要不是他們多次做工作,我也不會住上新房子。”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是一個集民族地區、山區、老區為一體的深度貧困縣。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全縣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26.93%下降到0.35%。

  貧困群眾的呼聲就是扶貧政策的發力點和落腳點。

  貧困群眾期盼將扶貧政策落到實處。中西部22個省份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向中央簽署脫貧攻堅責任書,層層立下軍令狀,建立了“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體制機制,形成了“五級書記抓脫貧、全黨動員促攻堅”的局面。

  貧困群眾期盼扶貧舉措更精準。扶貧工作完善建檔立卡解決“扶持誰”的問題;5年來,全國累計選派43.5萬名幹部擔任第一書記,277.8萬名幹部駐村幫扶,著力解決“誰來扶”的問題;落實“五個一批”,解決“怎麼扶”的問題。

  貧困群眾期盼政策供給更好滿足需求。從中央到地方制定了200多個行業扶貧政策文件或實施方案,覆蓋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産業就業、生態建設、社會保障等重點領域,涉及資金、土地、科技、人才等支撐保障,扶貧領域很多“老大難”問題都有了針對性措施。

  貧困群眾期盼脫貧成效經得起歷史檢驗。中央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考核方式上不斷上臺階,2015年實施了扶貧第三方評估,2016年增加了省際間交叉考核,2017年增加媒體暗訪考核。

  “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四川省宜賓市高縣大窩鎮黨委書記涂冬將扶貧經驗歸結為四點:一是黨委政府集中力量辦大事,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二是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三是社會各界支援形成脫貧攻堅合力;四是從嚴治黨貫穿脫貧攻堅全程,幹部有緊迫感、使命感。

  這是新起點書寫的新答卷——把提高脫貧品質放在首位

  “全面打好脫貧攻堅戰,要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把提高脫貧品質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對於打好今後3年脫貧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近期在四川成都市主持召開的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春節過後,新疆喀什噶爾河的冰面漸漸融化,夾著破冰的聲音流向遠方。喀什地區多個鄉村正熱火朝天地進行土地整理,為春耕做準備。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是脫貧方劑的‘藥引子’。”喀什地區扶貧辦主任鄭根昌説,“我們將通過引導貧困戶參與土地經營和管理,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多勞多得,讓貧困群眾靠自己的雙手脫貧。”

  新疆喀什屬於“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貧困程度深、致貧原因複雜、脫貧難度大,是全國脫貧攻堅中的“硬骨頭”。

  裕民縣哈拉布拉鄉霍斯喀巴克村60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秦清金説,現在村裏修建了超市、衛生室、活動室,還安裝了太陽能路燈,鋪了柏油路,好政策越來越多,特色産業種植也有補貼,“我相信只要好好幹,生活肯定會更好。”

  剩下不到三年時間裏,全國還有3046萬人要脫貧,貧困發生率超過18%的貧困縣還有229個……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要保證現行標準下的脫貧品質,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吊高胃口,瞄準特定貧困群眾精準幫扶,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加強考核監督。”中央對脫貧攻堅關鍵之年的扶貧工作做出了再部署。

  “這是中央根據當前扶貧工作進行到攻堅階段面臨的實際問題提出的新要求。脫貧攻堅在當前階段重點是要把握好標準,要更加有針對性,既不能降低標準,也不能養懶漢,要保證扶貧政策可持續,更要確保脫貧品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汪三貴説。

  在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我們深信只要保持定力,堅定信心,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充分發揮我們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堅持現行有效做法,穩中求進推動各項工作,脫貧攻堅這場歷史性決戰是一定能夠如期全面打贏的。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