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京津冀協同發展四週年】謀篇大格局 協同發展擘畫新藍圖

2018-02-27 09:58: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四年來,從規劃體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到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産業發展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京津冀協同發展正在從藍圖變為現實。

  協同發展,交通先行。四年來,三地累計打通擴容“斷頭路”“瓶頸路”800多公里。“軌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京津城際延長線、石濟客專、津保鐵路、張唐鐵路等建成通車,京津城際2017年5月起推行月票制,一體化的交通讓京津冀1億人口逐步邁進1小時交通圈。

  攜手防治污染、守護碧水藍天,是三地推進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礎,更是廣受矚目的民生工程。從預警會商到涵養水源,再到生態綠化,京津冀三地正在構建起共建共用、標本兼治的生態保障機制。今年1月份,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64.5%,同比上升28.3個百分點。PM2.5和PM10濃度同比均大幅下降。

  四年來,三地聯合推動産業升級實現“1+1+1>3”的效果,張北雲聯數據中心、承德大數據産業園區等京津冀大數據走廊項目投産運營,一批重大産業項目加快實施。

  四年來,三地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逐步提高,協同發展成果正在惠及更多普通百姓。京津冀230多家醫院檢驗結果互認、醫學影像共用,重復檢查不用做了;天津和河北在全國率先實現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跨省市即時結算,三地新農合資訊平臺完成對接。

  四年來,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牛鼻子”,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工作穩妥推進。關停退出一般製造業企業1992家,調整疏解各類區域型專業市場594家。

  如今,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體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備受矚目的雄安新區規劃框架也已基本成熟。作為首都的兩翼,河北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正在按照高標準、高品質要求穩步推進。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