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春走基層】村書記喜説新“年味”

2018-02-21 16:01:00
來源:中國江蘇網
字號

  中國江蘇網訊 今年春節,村情民意多了些什麼“年味”?記者在蘇南、蘇中、蘇北各採訪了一位村裏的當家人,請他們聊聊村裏今年春節那些事兒。

  徐州市賈汪區馬莊村黨委書記孟國棟——

  香包納喜致,春風送福來

  大年初一,徐州市賈汪區馬莊村神農廣場上鼓樂震天,一場別開生面的神農祭祀表演正在這裡舉行。廣場中央,懸挂著高17米的“天下第一大香包”,81歲的村民王秀英特地前來拍照留念。

  “馬莊年味足,活動多,我們已經連續兩年到馬莊來過年了。”家住徐州市區的陸女士早上8點便驅車前來,還帶上了全家老小。

  人群中,馬莊村黨委書記孟國棟忙前忙後,沒有片刻休息,這個春節,他過得格外充實。“習近平總書記去年來調研後,馬莊鄉村遊更火爆了,今年春節,我們準備了比往年更豐富的節慶活動,歡迎省內外朋友來做客。”孟國棟笑著説。

  下午2點多,孟國棟抽空吃上一口熱飯,丟下碗筷後就去拔河比賽現場張羅。忙碌中難掩喜悅,孟國棟表示,在村裏幹了十幾個年頭,每到新年,回憶起村子這些年來的變化,心裏就甜滋滋的。

  “這些年鄉親們春節返鄉開私家車的多了,帶的節禮也越來越豐富了,口袋富沒富,看看那些笑臉就知道了。”馬莊一點一滴的變化都令孟國棟如數家珍:“最大的改變還是咱們村民們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在習總書記到馬莊調研之後,大家幹勁更足了。”

  孟國棟開心地告訴記者,現在不出村就能在企業上班,跟幾年前相比,村裏年輕人奮鬥的身影越來越多。“年後我們還要打造香包大院和眾創空間,已經有好幾個年輕人跟我説,過完年不打算回城市打工了,就留在馬莊過紅紅火火的小日子。”

  新年有春晚,元宵有燈會,三月初八有廟會……十年前的馬莊,還是一個採煤塌陷地,如今的馬莊,實現了産業富民和文化富民比翼齊飛,既鼓了農民的口袋,也留下鄉村的獨特文脈。

  馬莊的變化,飄蕩在潘安湖的綠水碧波裏,繡在馬莊人一針一線縫製的香包中。

  這個春節,到馬莊的人都能看見“天下第一大香包”上金燦燦的福字,那是孟國棟親手寫的。用他的話説,“香包納喜致,春風送福來”,廣場上高懸著的香包,是馬莊人的精氣神,是馬莊紅紅火火的未來。

  揚州江都區真武村黨總支書記戴爾慶——

  村容村貌今更美,合作社裏忙分配

  儘管剛剛做了咽喉息肉和頸椎兩個手術,揚州市江都區真武鎮真武村黨總支書記戴爾慶這個春節也不能完全休息。他脖子上套著個白色的護頸,頗引人注目地行走在真武村鄉間地頭。

  年前一直忙分配,忙訪貧問苦。合作社入股農戶分配全部結清。真武村糧食種植農地股份合作社最初僅有88戶農戶申請入股、入股土地288畝,發展到現在共有795戶流轉入社,入股土地面積高達2467.86畝,佔全村農戶的91%。入股農戶除了有分配收入,在合作社工作的話還有一份工資。戴爾慶説,糧食生産受天氣影響特別大,2015年農戶分配平均每畝收益達960元,2016年、2017年受天氣影響,畝均收益分別為710元、755元。

  因為有了合作社,真武這個貧困村集體收入才有了大幅度增加。全年經營性收入115萬元中,合作社分配就達到70萬元。

  手有餘糧心裏不慌。去年一年,村裏改建了四五十座單隔式、四隔式廁所;綠化項目讓村容村貌更美;五保戶的危房得到了改造……

  年前戴爾慶還和鎮上的企業家一起走訪慰問了30多家貧困戶。戴爾慶説,和往年相比,今年最大的不同就是精準扶貧、陽光扶貧。在建檔立戶時,剔掉了17戶不符合標準的農戶,讓政府的溫暖能夠真正送到需要的人手上。

  大年三十晚上,休息下來的戴爾慶下廚,為團聚在一起的老媽媽、女兒女婿和外孫女做年夜飯。春節期間還需要值班、走訪。“外出打工的人都回來了,要防止出現各種意外”,比如燃放煙花爆竹的多了,得防著失火;走親訪友的多了,要提醒不能酒後開車;趁著年輕人都回來了,要做徵兵走訪等等,戴爾慶扳著手指頭列出一堆春節工作。“春節人齊,是做各項工作的好時機”,他説。

  張家港長江村黨委書記鬱霞秋——

  口袋腦袋一起富,鄉情親情更醇厚

  大年初一的張家港長江村,天空一片“春節藍”,映照著家家戶戶的大紅對聯、大紅燈籠,滿是喜氣。

  春節前的最後幾個工作日,長江村黨委書記、長江潤發集團總裁鬱霞秋還在奔海南、跑無錫,馬不停蹄地處理工作。“無論多忙,每年我都在長江村過年。”鬱霞秋告訴記者,她早早地給父母準備好新衣,給孩子準備了壓歲錢。春節這幾天,陪老人、陪孩子,一家人聚在一塊才是“年”。

  “這幾年,長江村的年味越來越濃。”鬱霞秋説,最大的感受是,生活好了,鄉風民風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以往過年就是等吃等喝,吃請成風。現在農村生活條件改善了,村民的精神風貌也發生了巨大改變,更注重好的家風、村風、民風傳揚,過年方式也隨之發生改變,從注重吃喝向注重精神生活轉變,更能體現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等傳統價值,鄉情更近了。

  在鬱霞秋的帶領下,長江村正在建設一個幸福家園。包括殘疾人在內的村民全部就業,全村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從2001年的7000元增至去年的4.8萬元,失地農民全部納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醫療保險覆蓋率達100%。去年,長江村還獲評“經濟發展文明創建”雙強村、“全國文明村”。

  “富了口袋,還要富腦袋。”鬱霞秋説,以家風帶動民風,以民風影響村風,讓長江村的精神文明蔚然成風。春節前,她專程慰問村裏3位百歲老人。

  鬱霞秋告訴記者,圍繞鄉村振興,長江村今年再辦十件民生實事。比如,今年要沿長江支流建設一條長1500米的健身跑道;繼續為近2600戶村民繳納合作醫療保險費用;運營好“長江村健康關愛基金”,幫助困難家庭渡過難關,為村裏困難家庭的大學生提供助學貸款,幫助他們圓大學夢。

  “找短板、補短板,村民才會有滿滿的獲得感。我的目標是要讓農民生活得更有尊嚴。”鬱霞秋説。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