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講述家風故事,感知家國情懷

2018-02-21 15:50: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一張照片,萬語千言。照片見證了我們的成長,也見證了父母的老去;照片中有回不去的歲月,更有猶可追的情緒。從咿呀學語到長大成人,父母含辛茹苦,用一生的愛守護和陪伴著我們。如今的你,或躊躇滿志,或為人父母;而他們,或步履蹣跚,或白髮蒼蒼。

  近日,網路媒體共同發起的“牽媽媽的手”大型網路互動,通過微博,在網友中徵集與媽媽的合影或視頻,講述家風家教家訓的故事。那些與母親的合影或視頻,家風家教家訓的故事裏,藏著一個個家庭的獨特秉性。“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每到春節,更念家風之重,更念親人之愛。

講述家風故事,感知家國情懷

  家庭,在一個人的一生中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家庭的示範與引導,在一個人的道德品格形成過程中起決定性的作用。從老照片中,我們看到親人們舊日的一舉一動,也看到照片背後的溫暖故事,所有的這些,都是家風的具象呈現。家庭是生活之所,更是修身之所。對於有濃厚家國情懷的中國人來説,倡導樹立良好家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乃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關鍵環節。而在這一過程中,至親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良好的家風,是孩子一生為人處世的參考。親人們所展示的生活態度、處事精神,以自身的言傳身教,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你有多久沒牽媽媽的手了”,你還記得親人們的那些諄諄教誨嗎?你還在踐行她們所傳承的家風嗎?這正是這場徵集活動的初衷。通過和網友們一起回憶這些老照片,提醒我們記住的不僅僅是在新春時節闔家歡聚的喜悅,家人之間濃濃的親情,更不能忘懷的是傳承的家風家訓,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態度。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在與家人的合影中,很多就記錄了諸如此類“扣扣子”的情節,重溫這些照片,就是重新母親的告誡,也是以此為比照,重新審視自己是否未忘初心。

  家庭是夢想起航的地方。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對一個社會來説,家庭的生活依託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不會消退,家庭的文明作用也不可流失。在個體的成長中,家庭庇祐著那些幼小的生命長大,演繹著“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回憶家庭的老照片,牽住家人的手,我們都將重新記起那一份美好。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