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牽媽媽的手,也是家風傳承

2018-02-21 15:53: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春節期間,國內眾多主流網站,紛紛發起“牽媽媽的手”主題活動,億萬網民傾情參與,給散發著濃郁親情年味的家庭團聚又增添了十分甜蜜的滋味。

  媽媽的手,不管是乾瘦還是豐滿,無論是粗糙或者細膩,都曾抱過我們,給我們穿過衣服、擦過眼淚、做過飯,充滿著慈愛和力量,拉著我們長大。

  不忘媽媽的手,習近平總書記牽著母親的手、陪齊心老人散步的那幅照片感染了無數國人。牽媽媽的手,不忘母愛,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優良家風的傳承。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是給後人樹立的一個價值標準。

  每到春節,很多人家都選擇關於家風的對聯,譬如“世盛千般好,家和萬事興”“成事成名成偉業,立人立德立家風”等,字跡雖經風吹日曬,或有模糊,但好家風代代相傳,護家護國,是一個家庭靈魂的延續,是無形的財富,是推動全家人克服磨難、鑄就光環、閃耀門戶的看不見的手,也是中華民族振興的精神源泉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説得好,“家風好,就能家道興旺、和順美滿;家風壞,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

  古今中外,曾國藩家書、陸游示兒詩、馬克思給女兒燕妮的信、毛澤東與兒子毛岸英的談話,無不是優良家風的教誨熏陶。家風是家庭成員“三觀”的基石,是融化在骨髓中的品格,是立身處世的格調。家風連著民風社風政風,是民風的基礎,是社風的反應,是政風的體現。

  當此全國人民奮進新時代、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磅薄力量之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優良家風,保持家庭和睦、民族團結,意義深遠,十分必要。

  好家風總是與時代合拍。家風折射時代的光芒,充盈著時代的內涵。

  當年岳母在岳飛後背刺上“精忠報國”四個字,立下家規,恰逢“靖康恥,胡虜恨”國難當頭之時。楊家將滿門忠烈,是演繹于抗遼年代,悲情家風凝煉于國家破碎、山河尚存之時。

  今天我們面臨決勝全面建設小康、實現中國夢的新時代,家風浸透著更為深厚的愛國情懷。從每個人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政治上堅信馬列,品行上忠厚老實,學習上刻苦鑽研,工作上精益求精,生活上艱苦樸素,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為中國夢增色添輝。

  好家風靠家長言傳身教。平心而論,當我們做家長的滿懷希望期待孩子們成長、成才、成人的時候,其實孩子們的眼睛也在盯著我們,在仰望我們的高度,在尋覓我們在他們心目中的坐標定位。有時候我們想做點什麼,其實就是在做給孩子看的。因為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風家訓再完美,家長的言傳身教是第一位的。

  在江西革命老區蓮花縣神泉鄉。有一個祖孫三代20口人的大家庭,家長彭志平是縣政協連續三屆政協委員,作為一個普通的市場協管員,他把自家的大家庭也治理得有條有理、和和美美,靠的就是純樸的家風,他自己率先垂范,一身正氣,帶動全家人長幼有序,老少互愛,婆媳、妯娌之間更是親密無間,最美家庭在當地傳為佳話。

  春節是萬家團圓的好時光,也是款談家風、建設家風的好時機。讓家風厚植時代風韻,讓家風為實現時代夢想增添精神動力。(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 蔡恩澤)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