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夢想進行時:“飛龍”復興

2018-02-06 15:03: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2.2萬公里的中國高鐵,總里程超過第二至第十位國家高鐵里程的總和。黨的十八大以來,五年的中國鐵路發展史,是國家騰飛、民族復興、金光閃閃的大名片。2017年9月21日,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國産復興號列車,在京滬高鐵以350公里的運營時速,正式發車運作,一經亮相,其修長的流線型車頭“飛龍”,便得到了極大的關注。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技術中心車體開發部部長田愛琴説,復興號的頭型設計不僅是為了好看,更要解決空氣的阻力問題。當動車組在350公里速度下高速運作時,90%的阻力來自於空氣,所以動車組的動力消耗都花在了與空氣對抗上。

  她介紹,與既有動車組相比,復興號的外形有了很大改變,車體高度從3.7米增高到了4.05米,斷面積增大了7.3%,只有氣動性能優異,才能有效降低運作阻力,所以,動車頭型設計最為關鍵。

  田愛琴説:“為了降低空氣阻力,攻克技術難題,我們的研發團隊共設計了46種頭型概念方案,並通過大量的倣真計算、風洞試驗,以及動模型試驗,反覆評估技術指標與文化特性,最終確定了飛龍方案。”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技術工程部部長張志毅説:“方案確定實施以後,我們碰到的問題就是蒙皮焊接的問題,復興號飛龍的車頭曲面的造型十分複雜,這中間需要有80多塊蒙皮,把它拼接起來,這80多塊蒙皮的形狀是各異的,總共需要有3000多條焊縫,把它們給焊接起來,焊縫的總長度加起來將近600米。”

  在研發人員不懈的努力下,復興飛龍最終不負眾望,以雄傲的身姿展現在世界面前,在復興號動車組運作中,飛龍表現優異,整車運作阻力降低12%,每人平均百公里能耗下降17%,當它以時速350公里運作時,每人平均百公里能耗僅3.8度電。

  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整體設計以及車體、轉向架、牽引、制動、網路等關鍵技術,都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五年逐夢,砥礪奮進,中國鐵路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