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準備好了嗎?今年春節這些事將撬動你的錢袋子

2018-02-06 14:32: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北京2月6日電(王瑩)隨著春運大幕的開啟,春節離我們越來越近。在很多人心裏,春節意義非凡,人們情意滿滿。但也有不少網友感慨,春節在很多時候也是一場“劫”,過年前心心唸唸盼著年終獎,一個年下來,嚴重縮水。的確,春節假期的各種開銷讓很多人直呼壓力山大。

  在新華網推出的《改變進行時:2018年春節,你打算怎麼過?》網路調查中,關於“回家過年,你的哪方面開銷最大?”問題,截至目前,有36.5%的網民選擇了來回路費。這與很多人的直覺吻合。據去年公佈的《2017年春節中國人的消費清單》顯示,在2017年春節期間,購物、旅遊、出行是春節的消費熱點,其中航空、鐵路、公路等公共交通出行的消費筆數同比增長35.8%。

  的確,在難得的春節長假裏,不論是回家過年,還是帶著家人外出旅行,來回路費都是一項硬指標,也是一項硬支出。逢上旅遊旺季,各種車票也基本都處於全價的緊俏局面。日前,中國旅遊研究院等發佈預測報告顯示,2018年春節出境遊將增加到650萬人次,每人平均成交價約9500元。泰國、日本、新加坡為熱門出遊國家,消費者中,最遠的到達南極。70後,80後中産階層趁著春節孝敬老人、犒勞孩子,帶著全家出國過年成春節出境遊主力軍;大量90後為逃避春節回家被逼婚選擇去旅行。由此可見,今年春節,路費依舊會成為春節花銷的重要項目。

  除去來回路費以外,調查中,選擇“孝敬長輩的紅包”佔到了27.3%,緊隨其後的則是“給晚輩壓歲錢”,佔到了17.8%。其實不論是孝敬長輩還是給晚輩,均屬於人情往來的消費支出。兩項紅包佔比總和高達45.1%,可以説是支出最大的花銷,的確讓不少人的錢包倍感壓力山大。對此,網友“大風吹”算了一筆賬:給雙方父母、姑父、兩個外甥女、侄子、女兒等親戚都得包紅包,10多個紅包一共得花18400元,差不多佔春節總支出的7成,而買禮品一共就3000元左右,只是個小頭。

  這樣的情況在春節期間相當普遍,不少網友直呼“割肉”好心疼。但也有不少網友指出,包出去的紅包固然很“肉痛”,但如果帶著孩子去拜年,情況就會大不相同,甚至會出現“反轉”。網友“box”説,紅包、禮品等花費了1萬多元,但是她已經懷上了寶寶,憑著大肚子,從老公外公外婆舅舅公公婆婆處“賺”回7000元壓歲錢,所以實際“虧損”估計也就5000元都不到。“明年帶著孩子去拜年,應該可以賺不少。”

  的確,在注重人情往來的傳統風俗裏,紅包花銷確實堪稱春節“一大劫”。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現在很多人發紅包也不再用現金,而是選擇微信紅包的方式。在去年由微信發佈的《2017微信春節數據報告》顯示,除夕至初五,全國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到460億個,同比增長43.3%。由此可見,今年過年,除了備足現金外,也得給微信裏存足了銀子。

  除了紅包、壓歲錢等人情支出以及路費等硬支出以外,根據去年的春節消費清單可見,購物消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歡歡喜喜過大年,絕大多數家庭都會購置不少年貨和禮品,外加年節裏的吃喝消費,一筆長長的帳單又將撬動你的銀行卡。

  除去這些普遍消費外,也有一些人的春節花銷涉及觀影、閱讀、健身等方面。數據顯示,去年春節前四天全國電影票房超過24億元,其中正月初一票房創下單日曆史新高。可以説,每個人的春節過法都不同,消費清單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

  春節臨近,雖然大家普遍都對假期中的花銷感到發愁,但還是那句老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當所有花銷與團圓相比,與父母孩子臉上的笑容相比時,都是值得的,願大家都擁有一個祥和溫馨的假期。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