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大家手筆: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2018-02-05 12:53: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逄錦聚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來,改革開放在極大解放社會生産力,促進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事業全面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産生、發展和完善。作為指導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科學經濟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在改革開放中形成的,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産物,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形成和發展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在新中國成立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探索的基礎上,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提供了鮮明的問題導向、巨大的理論需求。在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不斷總結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我國形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社會主義改革理論、國有企業和多種所有制企業理論、區域經濟理論、宏觀調控理論、對外開放理論等。這些理論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性問題凸顯的外部環境,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等一系列深刻變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觀大勢、謀全局、幹實事,成功駕馭了我國經濟發展大局,同時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推向新的高度,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其主要內容包括:堅持加強中國共産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決掃除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堅持適應我國經濟發展主要矛盾變化完善宏觀調控,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堅持問題導向部署經濟發展新戰略;堅持正確工作策略和方法;等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不僅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而且蘊含著現代經濟學的一般原理;不僅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和中國經濟學的寶貴財富,也為世界經濟發展和經濟學創新貢獻了中國智慧。

  科學的理論總是在科學的實踐基礎上産生的。科學的理論一旦産生,又會成為銳利的思想武器,指導實踐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成為被群眾所掌握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正是這樣。它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産生和發展,又成為指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不斷取得成功的科學理論。近年來,世界上許多有識之士都在探究中國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奧秘。其實,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探索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又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指導改革開放實踐,就是中國成功的奧秘之一。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