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內提素質、外樹形象,適應改革後的新形勢

2018-02-05 10:39:00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字號

  隨著各地兩會的閉幕,我國31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均已選舉産生省級監察委員會主任,這標誌著全國省級監察委員會已全部成立。今年3月還將召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成立國家監察委員會,審議通過國家監察法。

  正確的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制度優勢要真正轉化為治理效能,轉化為黨中央滿意、老百姓點讚的實際工作成效,“人”的因素很重要——如果説監察體制改革是我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一次“軟體系統升級”的話,所有今後將從事紀委監委工作的幹部,就是確保這個系統高效運作的“硬體”。

  在IT領域,關於軟體升級換代後和硬體關係,有一個著名的安迪-比爾定理。安迪指英特爾前首席執行官安迪格魯夫,比爾指微軟前任首席執行官比爾蓋茨。安迪-比爾定理意在提醒人們,軟體作業系統的升級速度特別快,硬體儘管也在不斷提升其自身性能,但後者的速度往往跟不上前者。如此一來,原本是耐用品的硬體,就變成了生命週期特別短的消耗品。從這個角度看,也可稱其為硬體的安迪-比爾陷阱。

  古語雲:萬殊一轍。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監察體制改革後,廣大紀檢監察幹部同樣將面臨自身硬體夠不夠強,能不能適應“軟體系統升級”後的挑戰的問題。例如,對多年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老兵”而言,國家監察法將對適用留置措施作出更為嚴格的規定,時限上要求更嚴了,一些過去的做法在新的形勢下可能不再有效,如何確保打擊腐敗的效率,值得深入思考;對從檢察院轉隸而來的“新兵”而言,監察委員會不僅負責調查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為,也負責對違紀行為進行處理,熟悉法律更要熟悉紀律,在一個幹部有小錯時就及時介入,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解決好“要麼是好幹部,要麼是階下囚”的問題;對紀委監委的“指揮員”而言,如何在內部實現紀法有效銜接,形成“大兵團作戰”優勢,在外部實現法法銜接,與檢察機關、審判機關既有效配合又相互監督制約,這些都需要我們不斷強化“四個意識”,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努力提升政治能力和理論水準。否則,就有可能因自身硬體不過關,在改革後因“軟體系統升級”而落入迅速被淘汰的安迪-比爾陷阱之中。

  “所有過往,皆為序章;一切未來,值得期待。”回首過去,所有從事黨風廉政和反腐敗工作的人有理由感到自豪。展望未來,改革藍圖已經繪就,具體實踐成果等待我們去創造。不應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廣大紀檢監察幹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內提素質、外樹形象,履職盡責、勇於擔當,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不斷向縱深發展。(冷葆青)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