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網路媒體走轉改】築巢引鳳 三水鎮構建農旅融合新業態

2018-01-25 11:09:00
來源:西部網
字號

  西部網訊(記者 孫潔)1月24日,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全國網媒新春四川走基層走訪敢為人先“改革之鄉”廣漢市,實地探訪先行示範區域——三水鎮。

  爛河灘換了新模樣 三水鎮創建生態園林典範

  花草、河堤、廊亭、步道,整個村莊生機勃勃,山水相融,林盤點綴,映入記者眼簾的是由三水鎮打造的易家河壩,這裡已逐步發展成為德陽地區最大的集種植養殖、垂釣、自由採摘、品嘗、觀光、休閒、騎遊、住宿為一體的綜合性鄉村旅遊目的地。

  三水鎮黨委委員、副鎮長肖燦告訴記者:“2014年我剛來到三水鎮工作的時候,易家河壩還只是一片泥巴地,如今三年多的時間,三江湖經過改造,早已煥然一新。”肖燦作為三水鎮推進統籌城鄉,推進農旅項目的主要成員之一,見證了三水鎮的逐步發展。

  據悉,三水鎮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南距成都中心城區25公里,與青白江區、金堂縣接壤,北距德陽市區19公里,處在“成——德——綿”高新技術産業帶核心區。憑藉著區位優勢和自然壞境,三水鎮按照“基地景區化,設施景觀化”的思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共新建綠步道3500米,綠化面積20000余平方米,種植了高大喬木,實施了生態河提、易家渡口、龍井竹溪、國家級競釣基地、櫻花長廊、三江湖等景觀建設。

  如今,三水鎮擁有著完備的基礎建設和生態娛樂項目,已成為城市居民度假的優先選擇,先後被省委、省政府列為“省級小集鎮建設試點鎮”、廣漢市首批重點建設小集鎮和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鎮。

  農旅結合 改革先行帶動村民增收

  據悉,三水鎮因鴨子河、石亭江和綿遠河流經境內而得名,地處廣漢市東南部,明朝年間,在此設置三水關巡檢司,“三水關”由此名揚巴蜀。幅員面積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945畝,轄12個村、1個場鎮社區,1個居委會,總人口3.8萬人,全亞洲最大的一所培養民航飛行員的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坐落於此。

  廣漢市氣候溫潤、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屬於都江堰自流灌溉區,廣漢市憑藉地理特點,大力發展農業,圍繞農業供給性改革工作主線,著力促改革、調結構、轉方式,在培育動能、提質增效、綠色發展方面做出有益探索。三水鎮也不斷調整管理模式,優化農業産業結構,鼓勵企業打造自主品牌,引進優質産品進行種植,助力“廣漢産”向“廣漢特産”轉型。

  2015年,三水鎮通過積極引入社會資金,引入300畝的蝦蟹養殖;引入200畝鱸魚、翹殼魚、觀賞錦鯉的養殖,並建設兒童遊樂世界,包括無邊際游泳池、人造沙灘、戲水捕魚池,露營基地等生態娛樂項目,實現全方位提升易家河壩景區的服務功能和人氣,力爭在三年內完成國家AAAA級風景旅遊區的創建。

  目前,三水鎮以多種形式的活動為載體,連續三年舉辦“易家河壩鄉村文化垂釣節” “易家河壩葡萄採摘節” “金秋.大閘蟹美食節”等活動,共接待成都、德陽等周邊遊客30萬餘人,旅遊收入逾4000萬元,友誼村年每人平均純收入達15000元,全力提升“易家河壩”知名度,增加村民收入。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