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網路媒體走轉改】南新村:“理想新農村”是怎樣建成的?

2018-01-24 13:36: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成都1月24日消息(記者孫丁玲)紅藍屋頂,黃墻白檐,聯體別墅錯落有致地散佈在竹樹掩映間,一條條黑亮的瀝青路,把各家各戶連結起來。水塘、小溪、花草、樹木,整個村莊生氣勃勃,山水相融、田林交錯、林盤點綴——這便是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的三星鎮南新村,一個城鄉統籌融合的典範村。

  2011年8月22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同志赴三星鎮南新村視察時,感慨“這就是我理想中的新農村”。六年多來,南新村牢記習近平同志的勉勵,以打造“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高品質大美鄉村而名聲大噪。

  田園綜合體:“旅遊+産業生態” 加出致富新風景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南新村重塑城鄉空間佈局和鄉村形態,可謂動身早、走得穩。

  南新村位於成都天府新區, 2017年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19241元。這個村先後榮獲“四川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成都市‘三美’示範村”、“四川省‘四好’村”、“四川省文明村”、第五屆“全國文明村”等稱號。

  是什麼“法寶”讓這個小村莊與眾不同?

  “政府十分重視生態農業的發展,引導我們搞起了蔬菜、水果、水産養殖種植,還請來了省裏的專家傳授種植技術。每年到旅遊季節,楊梅、火龍果、紫藤花海,以及舉辦的風箏節、玫瑰花節,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觀賞,村民們順便向遊客推銷本地土特産雲崖兔、臘肉等土特産和農副産品,收入一下增加了不少。”南新村的村民告訴記者。

  “梅林雅集”是近年來南新村以高標準打造佔地4000余畝的鄉村旅遊田園綜合體。該村先後對楊梅小鎮、紫藤莊園、綠豐農莊等優質農業項目進行旅遊功能植入,大力發展以觀光休閒、體驗採摘、親子互動為主的近郊旅遊,形成産業發展、農民增收的産村相融綜合示範園。

  不僅如此,南新村利用本地資源、自身優勢,發展特色餐飲、休閒住宿、康養度假,有效推動了當地經濟、産業的發展,真正把鄉村旅遊做成了一篇惠民富民的“大文章”。

  此外,依託天府新區打造南部文創組團為契機,在保持原有文化風貌的基礎上,南新村3組佔地100余畝的農房進行集中規劃,加快打造竹林特色民宿區,引導群眾利用本地資源、自身優勢發展特色餐飲、休閒住宿、康養度假。一位村民告訴記者:“成都的老人過來租房子的有不少,一來距離成都市區近,只需要一小時的車程;二來這邊的新鮮空氣、自産果蔬也是很多老年人看中的居住原因之一。”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