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讓思想之光引領世界前行之路——習近平主席2017年達沃斯、日內瓦主旨演講的世界意義

2018-01-25 09:5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1月24日電 人民日報1月25日文章:讓思想之光引領世界前行之路

  ——習近平主席2017年達沃斯、日內瓦主旨演講的世界意義

  人民日報記者 吳綺敏 裴廣江 趙成 杜一菲 白陽

  又是一個聲音交匯的“時節”。1月23日至26日,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年會在瑞士達沃斯小鎮舉行,以“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運”為主題,聚焦在地緣戰略競爭加劇背景下國際合作的意義。“今年論壇的主題延續了習近平主席去年出席論壇年會時論述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施瓦布之言,將人們的視線轉向習近平主席2017年在瑞士兩個具有世界級分量的蕞爾之地留下的深深印記——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主旨演講《共擔時代責任 共促全球發展》,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經濟全球化,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長模式、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共同擔當,同舟共濟,共促全球發展。

  日內瓦,聯合國日內瓦總部主旨演講《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入分析人類過去100多年曆史的啟示,深刻、全面、系統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主張共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進程,堅持對話協商、共建共用、合作共贏、交流互鑒、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兩篇主旨演講,順應時代發展大勢,反映世界人民心聲,在全球範圍形成強大感召力。一年來,被譽為“世界經濟風向標”的達沃斯論壇,持續釋放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話語風向;聯合國舞臺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次次被寫入重要決議之中。令世人同感欣慰的是,在“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普遍困惑面前,中國理念之光,照亮了人類發展前程。

  為世界打造一把精巧的瑞士軍刀

  2017年新年伊始,世界經濟低迷不振,逆全球化暗流涌動,國際形勢動蕩多變。多事之秋,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主題確定為“領導力:應勢而為、勇於擔當”。回應施瓦布多次誠邀,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出席論壇年會。習近平主席對他坦言:“您多次邀請我來達沃斯,我一直在考慮什麼時間來最合適。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當前,關於世界經濟有各種議論,在這個時刻發出中國聲音更有意義。”

  1月17日,伴隨如潮掌聲,習近平主席登上世界經濟論壇講臺發表主旨演講。演講回應了國際社會對加強全球治理能力、早日走出困境的殷切期盼,堅定了各國對全球化前景的信心,施瓦布譽之為“冬日裏的陽光”。

  “經濟全球化確實帶來了新問題,但我們不能就此把經濟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消解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讓它更好惠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面對瀰漫全球的反全球化迷霧,習近平主席深刻詮釋經濟全球化的客觀必然性,強調到世界市場的大海中經風雨、見世面,主動適應全球化,“在游泳中學會游泳”,才是正確的戰略抉擇。

  “當今世界經濟增長、治理、發展模式存在必須解決的問題。”在深度把脈世界經濟突出矛盾的基礎上,習近平主席強調:堅持創新驅動,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長模式;堅持協同聯動,打造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堅持與時俱進,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堅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四個方面的精闢闡釋,既是高瞻遠矚的思考,又是著眼根本的方案,為世界經濟發展指明瞭方向和路徑。

  “經濟全球化曾經被人們視為阿里巴巴的山洞,現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不要,都在那兒,是回避不了的”“搞保護主義如同把自己關進黑屋子,看似躲過了風吹雨打,但也隔絕了陽光和空氣”……一系列精彩論述,成為適應、引導經濟全球化的有力宣言。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