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時隔一年,習近平達沃斯演講更顯歷史穿透力

2018-01-25 09:27:00
來源:新華視點
字號

  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年會于1月23日至26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行,今年年會主題為“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運”。

  “打造共同命運”主題詞,契合了習近平主席在論壇2017年年會上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經濟全球化再平衡等重要主張。

  習近平主席2017年1月17日發表的題為《共擔時代責任 共促全球發展》的主旨演講,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讚譽,各國領導人紛紛“點讚”。近日,論壇有關負責人評價説,習主席的那次演講提振了人們對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

  時隔一年,審視當前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習近平主席的演講蘊含的深邃東方哲思給人啟迪、令人深思。

  “人類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每個國家都有發展權利,同時都應該在更加廣闊的層面考慮自身利益,不能以損害其他國家利益為代價。”

  分化,是論壇主辦方對今年世界形勢的一大擔憂。怎樣消彌分化、緩解撕裂?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無疑為“世界向何處去”這一時代之問指明瞭方向。

  “全球仍然有7億多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對很多家庭而言,擁有溫暖住房、充足食物、穩定工作還是一種奢望。這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一些國家社會動蕩的重要原因。”

  全球發展失衡,一直是困擾全世界的一大難題。世界經濟論壇1月22日發佈的2018年包容性發展指數顯示,近幾十年來,重經濟增長、輕社會平等已導致全球財富和收入不平等水準達到歷史高點。

  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指出,要讓發展更加平衡,讓發展機會更加均等、發展成果人人共用,就要完善發展理念和模式,提升發展公平性、有效性、協同性。“要著力解決貧困、失業、收入差距拉大等問題,照顧好弱勢人群的關切,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這是中國自身不懈努力的方向,也是中國為國際社會貢獻的智慧。

  “《巴黎協定》符合全球發展大方向,成果來之不易,應該共同堅守,不能輕言放棄。這是我們對子孫後代必須擔負的責任!”

  應對氣候變化,是不少論壇年會參會者關注的一個重要話題。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一直態度堅定,堅持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致力於落實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這是我們對子孫後代必須擔負的責任!”擲地有聲的承諾,彰顯了中國的大國風範。

  “搞保護主義如同把自己關進黑屋子,看似躲過了風吹雨打,但也隔絕了陽光和空氣。打貿易戰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在去年論壇年會上,習近平主席旗幟鮮明地表明瞭中國反對保護主義的態度,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好評。

  除了“黑屋子”的妙喻,關於經濟全球化和保護主義,習近平主席還有很多闡釋也非常精彩、精妙、精到:

  “經濟全球化曾經被人們視為阿里巴巴的山洞,現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

  “經濟全球化確實帶來了新問題,但我們不能就此把經濟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消解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讓它更好惠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

  “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不要,都在那兒,是回避不了的。想人為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技術流、産品流、産業流、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

  “我們要堅定不移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在開放中分享機會和利益、實現互利共贏。不能一遇到風浪就退回入境灣中去,那是永遠不能到達彼岸的。”

  ……

  記者:潘潔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