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消協發春節消費提示:警惕掃碼送禮等新型詐騙

2018-01-23 14:5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1月23日電(記者 種卿)春節將至,一波消費高峰即將到來,為此中消協今日發佈2018年春節十大消費提示,包括警惕“感恩答謝會”、商家優惠促銷陷阱等,針對消費者對“掃碼送禮”新型詐騙模式的防範不足,中消協提醒要時刻提防個人資訊洩露。

  一是警惕“感恩答謝會”專坑老年人。一些無良經營者往往以“感恩答謝”“回饋老客戶”的名義,通過頻繁組織老年人參加免費的招待會、懇談會、健康講座、專家義診、免費旅遊、贈送禮品等會銷活動,誘騙老年消費者購買質次價高甚至是“三無”保健品,有的甚至打著“無效退貨”或“交付訂金就可終生免費享用”的幌子,在騙取老人錢款後即逃之夭夭。

  二是要理性對待商家優惠促銷。每逢促銷季,商家均會向消費者推送優惠券、折扣券、贈券、贈品等,但在使用中卻設置使用範圍和期限等許多附加限制條件。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面對諸多誘惑時,應保持理性,避免因貪圖優惠而盲目購物,或掉入“迴圈購物”“明降暗漲”“先漲後降”等商家精心設置的陷阱。

  三是小心掃碼送禮品等新型詐騙。春節臨近,在超市門口、大型購物中心等,總有很多贈送牛奶、食用油、食品、工藝禮品等活動,但有些“贈送”需要消費者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填寫身份證號、手機號及點頭視頻等,這些涉及個人資訊的“贈送”往往是經過“精心”包裝的新型詐騙,騙子利用所取得的資訊開通賬號進行貸款等,讓消費者不知不覺間背負鉅額債務。在此提醒消費者一定莫貪便宜,時刻提防個人資訊洩露。

  四是辦理預付卡要謹慎。作為餐飲、美容美發、健身娛樂、洗車洗衣等服務行業辦理預付卡或續卡促銷高峰期,此時消費者要審慎了解商家的資信情況,注意充值金額不宜過大,對相關服務內容進行書面確認,最好與商家簽訂協議開好發票並與刷卡單等憑證一併保存。每次消費後要向經營者索取相關憑證,提防不法經營者卷款跑路後消費者手中缺少維權證據。

  五是用心預定年夜飯。要儘量選擇自己熟悉、口碑良好、誠信經營、安全可靠的餐廳。年夜飯一般為固定套餐,最好實地挑選菜品,不要被花哨的菜名迷惑,儘量弄清每道菜的名稱、內容、規格、價格等。年夜飯有哪些具體的收費項目也要一清二楚,如:可否自帶酒水、有無最低消費、有無開瓶費、包間費、以及訂金、違約責任等事項,避免因電話預定或考慮不週,導致後期維權證據不足而産生不必要的消費糾紛。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