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報告預測中國崛起卻“看輕”俄羅斯:俄全球經濟影響小

2018-01-04 09:22: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李勇 青木環球時報記者 范淩志 張鑫 魏輝】日益強大的中國正成為國際社會越來越重要的穩定性力量,但有些對中國崛起抱有疑慮態度的西方人卻不願扔掉他們的有色眼鏡。

  當地時間2日,美國智庫歐亞集團發表報告,預測2018年全球十大風險,排名首位的便是中國崛起。它的邏輯是,美國領導力衰退,中國試圖填補真空,甚至要建立對抗性的體系。報告列出的第三大“風險”也與中國有關:全球科技冷戰,主要是美國和中國的科技競賽。不得不説,這份報告對中國倒是蠻“看重”的,但它的立足點顯然站歪了,為了維護一己私利,將其他國家的正常發展、競爭渲染成“全球風險”。“在國際事務中,我們無意領導誰,也無意取代誰。”針對報告中的炒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3日在發佈會上回答《環球時報》記者提問時表示。

  被列在第四到第十位的“風險”依次是墨西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破裂可能導致墨西哥經濟崩潰)、美國與伊朗的關係、一些團體和機構的衰退、貿易保護主義的升級、脫歐的英國面臨的政治動蕩、一些東南亞國家的身份認同、恐怖主義和激進主義對非洲的威脅。 

  除了“看重”中國,這份報告還有一個特點,“看輕”俄羅斯。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稱,一個沒有上榜的國家可能會讓一些人大吃一驚:俄羅斯。佈雷默對此解釋稱,俄羅斯對全球環境和全球經濟的影響要比人們通常認為的要小。“俄羅斯經濟體量比加拿大小,比義大利小。奪走了烏克蘭?不,它失去了大部分烏克蘭,促使它面向西方,而非面向俄羅斯。它很大程度上也退出了敘利亞。普京將會成為新聞頭條,他有一場選舉,他將會贏,但實際上並不是那麼大的事情”。

  隨著中國持續崛起勢頭,一些西方勢力近來不斷表示出擔憂與警惕。比如上月,英國《經濟學人》專門在封面文章中炒作中國“銳實力”,渲染“中國滲透”。歐亞集團發佈報告同一天,《紐約時報》以“特朗普是如何幫助中國的”為題稱,特朗普大談“美國優先”嚴重損害了美國在世界各地的利益,“沒有哪個國家比中國更能從這一損失中獲益,中國是美國最重要的戰略挑戰者”。其背後的心態其實還是習慣了西方長期以來對世界的主導地位,不願真正接納中國崛起,不願看到新的競爭者出現。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