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銀行卡境外取現每年不得超十萬元 防範違法活動

2018-01-02 09:51: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倪浩】新年伊始,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規定,個人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本人名下銀行卡合計每個自然年度不得超過等值10萬元人民幣。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1月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説,監管層的新規完全出於國家金融安全考慮,站在國家以及民眾利益的角度上,保障資本和資金的安全,以此為基礎有利於國民經濟整體穩中求進的總基調。

  如超額將被暫停境外取現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2017年12月30日發佈《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規範銀行卡境外大額提取現金交易的通知》(簡稱《通知》),規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個人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取現,本人名下銀行卡(含附屬卡)合計每個自然年度不得超過等值10萬元人民幣。

  路透社援引外管局的通知稱,據統計,2016年81%的境內銀行卡境外提取現金低於3萬元人民幣。《通知》規定境外提取現金年度額度為10萬元人民幣,既可滿足持卡人在境外正常提取現金需求,又可抑制少數違法違規人員大額提取現金。外管局還強調,境外提取現金超過年度額度的,本年及次年將被暫停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

  1月1日,華夏銀行客服人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華夏銀行已經收到外匯管理局下發的《通知》,並已從當天起開始實施新規。該客服表示,新規出臺前,每卡每年境外累計提現額度為10萬元,個人名下多張銀行卡提現比較容易超出10萬元,但新的規定則限制個人名下所有境內銀行卡境外提現最高只能提現10萬元。“政策進一步趨嚴”。

  嚴防螞蟻搬家式資産轉移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指出,規範銀行卡境外大額提取現金交易,是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的必要舉措,可進一步防範銀行卡提取現金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

  亞匯首席外匯分析師柳英傑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説,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盡可能封堵外匯外流的各種非常渠道。“有很多中間人,業內稱為‘水佬’,他們通過地下錢莊的方式為客戶提供人民幣出境業務,即通過非法收集大量的銀行卡,在境外ATM機上取現,以螞蟻搬家的方式,為客戶實現資産的境外轉移。”這種境外取現有時數量驚人,“一天一個櫃檯上可實現上百萬資産的轉移”。

  從監管部門近年來一系列監管措施來看,柳英傑認為,民間外匯非法外流各種渠道基本上已經被限制。“海外大量取現是非常敏感而且易受懷疑的行為,通過這種方式違法外流的很少,但也是一個漏洞,現在這個漏洞已經堵上,從政策上説基本沒有什麼死角了。”

  境外消費、留學不受影響

  與此同時,國家外匯管理局指出,《通知》遵循經常項目可兌換要求,不改變個人便利化年度5萬美元購匯額度,不影響個人正常提取現金和消費,不影響個人用匯便利性。

  華夏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個人境外刷卡與境外提現是兩個並行的額度,互不佔用。個人出境旅遊、商務、留學所涉食、宿、行、購等經常項下交易,均可以使用銀行卡支付。但根據規定,境內發卡金融機構要向外管局報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發生的全部提現和單筆等值1000元人民幣以上的消費交易資訊。

  中國銀聯的工作人員1月1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銀聯執行的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相關規定顯示,個人境外刷卡的限額分為三類:完全開放類、金額限制類、完全禁止類。個人出境旅遊、商務、留學所涉食、宿、行、購等經常項下交易屬完全開放類,並沒有刷卡限額,交易多少就可以刷多少;而金額限制類主要針對一些特殊商戶,單筆刷卡每日不能超過5000美元;完全禁止類的商戶,個人境外通過銀聯則不能刷卡支付。

  對於海外留學需要支付大額學費以及生活費用支出的人群來説,柳英傑認為,新規也對其沒有任何影響。國外留學個人可憑錄取通知書以及學費證明等文件去申請相應外匯額度。至於生活費,出國時可隨身攜帶不超過5000美元的規定額度,到達國外後,這些留學生一般會辦理當地國家的信用卡進行刷卡消費,而不受海外提現限額的影響。

[責任編輯:張曉靜]